韩厉看似随意漫步,目光扫过那些灵药灵植,神识却悄然蔓延,感知着这片土地独特的生机韵律与那些灵兽身上散发出的纯净自然之意。
这与他所修的寂灭之道看似相反,一为生,一为灭,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极致的生机之中亦蕴含着寂灭的种子,而纯粹的寂灭亦可孕育新生。
这种对立与统一的感悟,对他完善自身的佛国金佛亦有着不小的启发。
在百草园停留半日,与静慈师太交流了一些关于灵植培育、自然感悟的心得后,韩厉便告辞离开。
他并未立刻离开千塔林寺,而是又在静心塔中静坐了一日,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彻底沉淀,融入自身的寂灭与佛国之道中。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霞光万道,将整片塔林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韩厉缓步走出静心塔,周身气息圆融无瑕,比之昨日更显深邃。
静慈师太与浅莲华已等候在塔外,显然早已料到他的离去之意。
“寂灭道友这便要走了吗?”静慈师太面带温和笑意,眼中带着一丝惋惜与真诚的挽留,“何不多住些时日?我千塔林寺虽简陋,却也清静,适合道友潜修。”
浅莲华也在一旁合十行礼,清冷的眼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敬仰:“寂灭大师佛法精深,晚辈尚有许多疑惑,希望能有机会向大师请教。”
韩厉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片宁静祥和的塔林,语气平和:“多谢师太与道友盛情。贵寺道法自然,禅意盎然,确是一处难得的清修之地。然贫僧游历之心未止,尚有他处需往,不便久留。”
他顿了顿,看向静慈师太:“这几日多有叨扰,承蒙师太照拂,贫僧受益匪浅。”
毕竟韩厉这次出游主要是玄武重水珠,鬼脸佛果树,顺便增长见闻,不过佛国金佛的愿力之道,有多处妙用。
也是最接近法则的威力,所以韩厉对准备于愿力金佛花大代价培养,显然苦修不是韩厉要走的路,千塔林寺也不会是终点。
静慈师太见他去意已决,也不再强留,笑道:“道友言重了!能与道友论法,亦是老尼与千塔林寺的机缘,道友日后若有闲暇,随时可来鄙寺盘桓。”
说着,她取出一枚青翠欲滴、形似菩提叶的玉符,递给韩厉:“此乃我千塔林寺的信物,持此玉符,可自由出入寺外阵法,亦可凭此向寺中传讯,道友游历四方,或有用处。”
韩厉并未推辞,接过玉符,入手温凉,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自然之力与一丝千塔林寺特有的禅意印记:“多谢师太。”
他又看向浅莲华,略一沉吟,屈指一弹,一道微不可察的暗金色流光没入浅莲华眉心。
浅莲华微微一怔,只觉得一股清凉醇厚、却又带着一丝寂灭空灵意味的佛元涌入识海,并非具体的功法传承。
而是一段关于如何以自然禅意调和心境、稳固金丹的感悟与心得。
这段感悟精妙无比,直指本源,对她而言,价值远超寻常法宝丹药!
“多谢寂灭大师指点!”浅莲华又惊又喜,连忙躬身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韩厉微微颔首,算是回礼。他此举既是还一份人情,也是结个善缘。
“告辞。”韩厉不再多言,对着静慈师太与浅莲华合十一礼,身形便如同融入晨光之中,悄然淡化,下一刻已出现在千塔林寺外围的空中。
他并未施展惊天动地的遁术,只是化作一道不起眼的流光,朝着西方天际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静慈师太与浅莲华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去,久久不语。
“师尊,这位寂灭大师,究竟是何来历!”浅莲华忍不住轻声问道,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静慈师太缓缓摇头,目光深邃:“不知!但其根基之深厚,潜力之恐怖,乃为师平生仅见,其道途恐非常人所能揣度,与之交好,于我千塔林寺而言,或许是一桩大机缘。”
她收回目光,看向浅莲华:“莲华,你需好生体悟他所赠之缘法,或许对你有极大的帮助。”
“是,师尊!”浅莲华郑重应道,美目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韩厉化作一道不起眼的流光,在云层之上疾驰,速度看似不快,却瞬息千里。
他并未刻意赶路,而是以一种相对平稳的速度向西飞行,沿途偶尔会分出一缕神识,感知下方大地的气息变化,印证自身所学。
五日后,下方地貌再次发生显着变化。
连绵起伏的丘陵与广阔的平原逐渐被更加雄浑、更加炽热的地貌所取代。
大地呈现出一种暗红色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气息与灼热的火元之力。
远方地平线上,甚至能看到一些火山口在喷吐着浓烟与火光,将天空染成一片赤红。
河流变得稀少,且多为浑浊的赤水,奔腾流淌间散发出灼热的气息。
植被也变得稀疏,多为一些耐旱、耐热的赤铁木、火荆棘等奇异植物,顽强地生长在赤红色的岩石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