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公堂明镜照贪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夏的日头,已有几分毒辣。济南府的青石板路被晒得滚烫,空气里弥漫着尘土与汗水混合的咸腥气味。赵三笑挑着货担从邻县归来,再次踏入这座熟悉的城池。与月前离开时相比,他眉宇间少了几分跳脱,多了几分沉静,鬓角处,竟隐隐可见几丝与年龄不符的霜白。唯有那招牌式的笑容,依旧挂在脸上,只是细看之下,那笑意深处,藏着一丝难以抹去的疲惫。

黑风岭与狐妖的遭遇,让他真切体会到了“良心灯”带来的凶险与代价。那盏灯如今的光芒,已不如往日凝实,即便在阴影处,也显得有气无力。但他别无选择,生活还要继续,货郎的营生不能丢,这盏灯,更不能熄。

刚走到城门口,便见前面围着一大群人,堵住了去路。人群中央,传来铁链拖地的哗啦声响,以及衙役凶神恶煞的呵斥声。

“让开!都让开!看什么看!再看把你们一并抓了!”几个穿着号衣的衙役,手持水火棍,驱赶着围观的人群。他们押解着一个身穿囚服、披枷戴锁的年轻书生。那书生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面容清秀,此刻却遍体鳞伤,头发散乱,白色的囚衣上沾染着斑驳的血迹和污垢。他低着头,步履蹒跚,但脊梁却挺得笔直,透着一股不肯屈服的倔强。

两旁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唉,这不是城东的李秀才吗?多有才学的后生,怎么落得这步田地?”

“听说是因为写了反诗,诽谤朝廷,被知府大人拿住了!”

“反诗?我咋听说是因为他揭发知府大人贪墨了去年黄河修堤的银子,才被报复的……”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官官相护,岂是我们小民能议论的?”

……

赵三笑听着众人的议论,看着那书生凄惨的模样,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同情。然而,更让他心惊的是货担上的油灯!

就在他目光落在书生身上的刹那,那原本萎靡不振、昏黄欲灭的灯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呼”地一声腾起,焰心陡然变得金灿灿、明晃晃,如同纯金熔铸一般!那金光照耀在书生苍白而倔强的脸上,竟隐隐泛出一层淡淡的、祥和的红光,与他身上的伤痕和枷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金光透红之象,赵三笑从未见过!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灯焰传递出的是一种极其强烈、极其纯粹的“善”与“冤”的信号!这光芒之盛,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几乎将他心头因狐妖事件而残留的阴霾都驱散了几分。

母亲的话在他脑中轰鸣:“灯焰愈亮,说明你越该去做这件事!”

他必须弄清楚缘由。赵三笑拉住旁边一位熟知城内事务的老者,低声询问道:“老伯,这李秀才究竟所犯何事?真是写了反诗?”

那老者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三笑啊,你有所不知。这李秀才是条汉子!去年黄河决堤,咱们济南府也遭了殃,朝廷不是拨下了一笔修堤款和救灾银吗?结果呢,堤坝草草修了,灾民也没得到多少实惠。李秀才不知从哪里拿到了证据,写了状子要上告,揭发知府大人贪墨了这笔银子!结果状子还没出济南府,就被扣下了,反污他写反诗,诽谤上官……这不,就要问罪了!”

果然如此!赵三笑心头怒火升腾。他平生最恨的,便是这等欺压良善、贪赃枉法的狗官!这李秀才为民请命,反而身陷囹圄,若不救他,天理何在?自己这盏“良心灯”,又有何面目称为“良心”?

油灯那炽烈如骄阳的金色火焰,便是最明确的指引和鞭策!

这一夜,赵三笑彻夜未眠。他坐在那间低矮的小屋里,对着那盏光芒夺目的油灯,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王掌柜的恶有恶报,想起了胡三奶奶的恩怨分明,更想起了李秀才那倔强而冤屈的身影。

“灯焰愈亮,愈需以心头血为燃料……”他知道,此次若要介入,所要面对的是一府之尊,是庞大的官官相护的网络,其凶险程度,远胜面对一个米铺掌柜或山中狐妖。很可能,他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但,那金光如此璀璨,照亮了他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容不得半点犹豫与退缩。

第二天一早,赵三笑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仔细擦拭了货担,尤其是那盏油灯。随后,他挑着担子,径直来到了知府衙门前。

平日里,衙门口虽有衙役值守,却也还算清净。但今日,赵三笑破天荒地没有笑,也没有唱。他将货担稳稳地放在衙门口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目光平静地望着那森严的朱漆大门和门口张牙舞爪的石狮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盏油灯。在初夏明亮的阳光下,它的金光非但没有被掩盖,反而愈发显得纯粹而耀眼,仿佛一颗小太阳,将衙门口照得亮如白昼,连屋檐下的阴影都被驱散了大半。

这奇异的景象,很快吸引了过往的行人。人们纷纷驻足,好奇地围观这个平日里总是笑嘻嘻的货郎,今日为何如此反常,又为何他那盏破灯,竟能发出如此奇特而明亮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