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穷途末路入古庙,沥血陈情祈神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穷途末路入古庙,沥血陈情祈神佑

蓟城惊变,如同一声突如其来的寒冬惊雷,将刘秀在河北初步打开的局势瞬间击得粉碎。前一刻,他还是持节北巡、安抚州郡的更始大司马,下一刻,就成了王郎檄文中重金悬赏的逃犯。命运的逆转,竟如此残酷而迅速。

逃离蓟城的过程,充满了混乱与危险。城中响应王郎的乱兵四处搜捕,喊杀声、兵刃撞击声、百姓惊恐的哭喊声混杂在一起。刘秀在邓禹、冯异、王霸、铫期等少数几位忠心耿耿的部将拼死护卫下,夺路而逃。他们甚至不得不采用非常手段,铫期挥舞着画戟,瞋目怒喝,驱散挡路的守军,才勉强冲出城门。坐骑“踏雪”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载着刘秀在乱军中疾驰,蹄声如鼓,踏碎了身后的追杀声。

然而,逃出蓟城,仅仅是漫长逃亡的开始。王郎的势力在河北北部迅速蔓延,檄文所至,郡县风从。刘秀一行人不敢进入任何城邑,只能沿着荒僻的小路,餐风露宿,向南疾行。他们希望尽快渡过滹沱河,前往信都(今河北衡水冀州区)、和成(今河北石家庄晋州市)等尚未归附王郎的郡县,以求喘息之机。

天气严寒,呵气成霜。他们的干粮早已告罄,只能依靠冯异等人偶尔寻来的一点豆粥、麦饭充饥。衣衫在奔逃和被荆棘划扯下,已是破烂不堪,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焦虑与不安。刘秀更是如此,他不仅承受着身体的极度劳累,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兄长的血仇未报,更始朝廷的猜忌未消,如今又在河北遭遇如此重大的挫败,复兴汉室的宏图大志,似乎在这一刻变得遥不可及。

“主公,前方就是滹沱河了!”探路的王霸回来禀报,声音中带着一丝希望。

众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然而,当他们赶到河边时,心却瞬间沉入了谷底。只见河水滔滔,水面宽阔,并无舟楫可渡。更糟糕的是,据当地的向导说,王郎的追兵已经不远,并且封锁了下游可能的渡口。

“天欲亡我乎?”刘秀心中一阵悲凉。他环视身边这些忠心追随他的将士,他们个个面带饥色,甲胄不整,却依然紧紧护卫在自己周围,眼中是信任,也是决绝。一股愧疚与责任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身后远处,隐隐传来了马蹄声,如同催命的鼓点,越来越清晰。追兵将至!

“来不及找渡口了!”刘秀当机立断,“寻水浅处,强行渡河!”

他们沿着河岸疾驰,寻找可以涉水而过的地方。幸运的是,时值冬季枯水期,加上连日严寒,河水虽未完全封冻,但水位下降,某些河段或许可以勉强徒涉。终于,他们找到了一处看似水缓滩平的地带。

“下马!牵缰过河!”刘秀下令,率先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寒意瞬间穿透破烂的裤管,直刺骨髓,让他几乎窒息。战马“踏雪”不安地嘶鸣着,但在刘秀的牵引下,还是小心翼翼地踏入河中。邓禹、冯异等人紧随其后,互相搀扶,在及腰深的寒流中艰难前行。

河水冰冷彻骨,流速也比岸边看起来要急。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河底的卵石湿滑,不时有人摔倒,又被同伴奋力拉起。对岸,似乎无比遥远。身后的马蹄声,却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追兵的呼喝声。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对岸时,最令人绝望的事情发生了——对岸的树林中,突然也闪出了一队骑兵,打着的正是王郎的旗号!他们竟然被前后夹击,陷入了绝境!

“保护主公!”王霸、铫期等将领目眦欲裂,纷纷拔出残破的兵刃,准备做最后的殊死搏斗。刘秀的心也沉到了谷底,难道今日真要命丧于此?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或许是连日奔波,追兵也已是强弩之末;或许是这队王郎军并非主力,摸不清刘秀等人的虚实;又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那队骑兵并未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在岸边逡巡观望。

趁此间隙,刘秀等人奋力冲上对岸,也顾不上浑身湿透、寒冷彻骨,找到战马,翻身上鞍,向着南面的山林地带亡命狂奔。身后的追兵汇合后,紧追不舍。

这场追逐,从白天持续到黄昏。刘秀身边的亲随,在一次次小规模的接触和冷箭射击下,不断减员。有的为阻敌而返身死战,有的中箭落马,不知所踪。每一次同伴的倒下,都像一把刀子在剜刘秀的心。他牙关紧咬,嘴角甚至渗出了血丝,那是极度痛苦与压抑的痕迹。

他的坐骑“踏雪”,虽是万里挑一的骏马,但连日奔波,缺乏草料饮水,此时也已到了极限,口吐白沫,步伐踉跄。刘秀自己,左肩也在渡河后的混乱中被流矢擦伤,虽不致命,但鲜血浸透了衣衫,寒冷和失血让他眼前阵阵发黑,全凭一股意志在强行支撑。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凄艳的血红色,给荒凉的山峦披上了一层不祥的外衣。追兵的火把已经在身后的山道上一串串亮起,如同嗜血的眼睛。刘秀知道,“踏雪”再也跑不动了,而他自己,也即将油尽灯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