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千里缘牵逢叔父,重整旗鼓赴帝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千里缘牵逢叔父,重整旗鼓赴帝京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杨廷和紧握着淑儿赠予的那锭银子,仿佛握着唯一的生机,在崎岖不平的荒野小径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狂奔。身后,宝华寺那吞噬了五十三条人命的魔窟已被黑暗吞没,但无形的恐惧仍如影随形,似乎随时会有恶僧从阴影中扑出。他的赤脚早已被碎石、荆棘划得皮开肉绽,每踏出一步都钻心地疼,在身后留下断断续续的血色足迹。脚踝处先前翻墙摔伤的肿胀疼痛也阵阵袭来,让他几次险些栽倒。破烂的衣衫无法抵御深夜的寒气,他浑身冰冷,牙齿不受控制地打颤,唯有胸腔里那颗因狂奔而剧烈跳动的心,证明着他仍在挣扎求生。

他不敢回头,不敢停歇,甚至不敢大声喘息。脑海中不断闪回着昨夜那可怖的一幕幕:悟石和尚瞬间变脸的狰狞,钢刀反射烛光的冷冽,同伴们醉卧血泊的惨状,随从们戛然而止的哀嚎,以及淑儿那清澈决绝的眼神……悲痛、愤怒、恐惧与感激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撕裂。他只能凭借模糊的星斗辨认着大致方向,朝着记忆中荥县县城所在,拼命挪动早已不听使唤的双腿。体力早已透支,全凭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支撑——“不能死在这里!要报仇!要兑现对淑儿的承诺!”这念头如同暗夜中的灯塔,指引着他濒临涣散的神智。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天际终于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鱼肚白,周围的景物轮廓渐渐清晰。也正在这时,他一个趔趄,再也支撑不住,重重摔倒在地。他挣扎着抬起头,透过朦胧的泪眼与汗水,竟真的望见了远方地平线上,那一道蜿蜒绵长、高大巍峨的灰色城墙轮廓——荥县县城!希望如同暖流瞬间注入他冰封的躯体,给了他最后的力量。他手脚并用地爬起身,拖着几乎失去知觉的双腿,向着那象征着安全与秩序的城墙挪去。

越是靠近城门,路上开始出现零星早起的行人、推着独轮车的货郎。他们看到杨廷和这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身血污的骇人模样,无不惊骇避让,指指点点。杨廷和对此浑然不觉,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那渐近的城门楼。终于,他踉跄着来到了城门洞口,此时城门刚开,守门的兵丁正打着哈欠,慵懒地检查着入城的人流。

杨廷和倚靠着冰冷的城墙,大口喘息,剧烈的咳嗽让他弯下了腰。他此刻形同乞丐,身无分文(淑儿的银锭被他紧紧攥在手里,却不敢出示),举目无亲,不知该去向何方?是立刻去县衙击鼓鸣冤?还是先寻个医馆处理伤口?巨大的疲惫与创伤后遗症的茫然席卷了他,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看就要瘫软在地。

就在这彷徨无助、心神俱碎之际,一个略带惊疑、却又无比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廷和?是廷和侄儿吗?你……你怎么会在这里?怎生弄成这副模样?!”

杨廷和浑身剧震,猛地回过头去。只见城门口不远处,停着几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个身着绸缎棉袍、面容敦厚、眼中充满难以置信神色的中年男子,正快步向他走来。不是别人,正是他那常年在外经营布匹生意的亲叔父——杨小峰!

这一瞬间,所有的坚强、所有的隐忍,都在至亲面前土崩瓦解。杨廷和如同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泪水决堤而出。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叔父!叔父……” 千言万语堵在喉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杨小峰急忙上前,一把将侄儿搂在怀中,触手之处尽是冰凉与颤抖,再看他一身的狼狈伤痕,又是心疼又是震惊:“孩子!快起来!告诉叔父,究竟发生了何事?你不是应该和同窗们在进京的路上吗?赵家、钱家那几位贤侄呢?你们的随从呢?”

杨廷和伏在叔父肩头,积压了一夜的恐惧、悲痛与屈辱,如同开闸洪水,倾泻而出。他断断续续,语无伦次地将宝华寺如何热情接待,悟石如何编造星梦,夜宴如何暗藏杀机,同伴随从如何惨遭屠戮,自己如何装醉、跳窗、逃亡,以及如何在淑儿舍命相助下才侥幸脱身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哭诉了一遍。

杨小峰听着侄儿的叙述,脸色由惊疑转为震惊,再由震惊转为铁青,最后化为无比的愤怒与后怕!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咬牙切齿道:“好一群无法无天的贼秃!竟敢如此戕害士子,谋财害命!简直天理难容!廷和,我苦命的孩子,你能逃出生天,真是苍天有眼,祖宗庇佑啊!”

他不再多问,立即吩咐手下伙计:“快!扶少爷上车!去找城里最好的客栈,要上房!立刻去请最好的大夫来!” 他亲自搀扶着几乎虚脱的杨廷和,小心翼翼地将他安置在铺着厚厚软垫的马车里,仿佛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在荥县最宽敞洁净的“悦来客栈”天字号房内,杨小峰亲自照料侄儿。他打来热水,亲手为杨廷和擦拭脸上、手上的血污泥垢,看着那双血肉模糊、肿胀不堪的双脚,这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汉子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很快,大夫赶到,仔细清洗、上药、包扎了杨廷和的脚伤与其他外伤,又开了安神压惊、调理内息的方子。杨小峰命人立刻去抓药、煎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