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景渊走到办公桌后,没有立刻坐下。他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落在墙上的军区地图,脑海中心念电转。二所刘所长,与他的一位老首长私交甚笃……或许可以先通过这层关系,非正式地递个话,强调“静养”的重要性,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关注。周墨琛那边,需要尽快再沟通一次,必须明确更高的保密纪律,建立一个更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所有试图接触星澜的意向,无论来自何方,都必须经过自己这一关的审核。

一条条清晰的应对策略在他脑中迅速成型,如同部署一场针对无形渗透的防御战斗。

“知道了。”陆景渊终于坐下,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以后但凡有人,无论通过什么渠道打听,一律按此口径回复。核心就两点:一,她身体极度虚弱,受不得任何惊扰;二,所有事务,需经我同意。”

“是!明白!”陈大川立正应道,心里清楚,团长这是要把保护圈筑得更牢了。

陈大川离开后,办公室内恢复了安静。陆景渊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揉了揉眉心。那种熟悉的、混合着巨大骄傲与深沉担忧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心头。他的星星,正不可避免地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他欣喜于她的价值被认可,更恐惧于这光芒会引来不必要的窥探,甚至恶意。

研究院,周墨琛的办公室内。

茶香袅袅,驱散了几分苏星澜精神上的凝滞感。周墨琛并没有急着翻阅最终译稿,而是就着她那份分析简报里提到的一个衍生技术思路,与她探讨起来。

“你提到的这个‘能量引导结构替代材料硬抗’的想法,简直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周墨琛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特有的兴奋光芒,几乎手舞足蹈,“我们之前一直困在提升材料强度的死胡同里,你的视角是降维打击!”

苏星澜捧着温热的茶杯,感受着瓷器传来的恒定热源。她不太理解周墨琛为何会对一个在她看来属于基础工程学应用的理论如此激动,但还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库解释道:“材料的屈服强度存在物理极限,但结构设计可以欺骗,甚至利用物理规则。就像……一张平铺的纸无法承重,但折叠成瓦楞结构就能支撑自身百倍的重量。”她用一个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例子做了类比。

这个简单至极的比喻,却让周墨琛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碰翻茶杯:“精辟!太精辟了!星澜,你总是能用最朴素的例子,点破最复杂的核心!”

他再也按捺不住,拿起文件袋,抽出里面的译文和那份至关重要的分析简报,仔细研读起来。越看,眼神越是明亮,嘴里不时发出低低的、赞叹的吸气声。

“完美……这里,还有这里的注释,不仅修正了原文的谬误,还指出了更优化的技术路径……这份资料的价值,因为你的工作,提升了何止三倍!”周墨琛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星澜,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星澜,我代表研究院,再次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你这次,是立了大功了!”

苏星澜被他过于郑重的态度弄得有些茫然,只是眨了眨清澈见底的大眼睛,点了点头:“能解决问题就好。”

周墨琛看着她这副纯粹又不解世事的模样,心中感慨更甚。天才总是孤独且与众不同的,而她的纯粹,更显得这份才华弥足珍贵。他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收好,沉吟片刻,道:“星澜,你的才能,不应该,也不可能被长期埋没。当然,景渊同志对你的保护是绝对正确且必要的。我在想,我们或许可以探索一种更稳妥、更制度化的方式,让你在绝对安全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星澜似懂非懂,但捕捉到了“安全”、“不受打扰”和“发挥作用”这几个关键词。她喜欢现在和陆景渊在一起的稳定生活,也愿意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做点“有价值”的事情,只要不打破目前的平静就好。于是她再次点了点头。

周墨琛见她没有排斥,心下稍安。他知道,关于如何更好地“使用”和保护这颗举世无双的明珠,他需要和陆景渊进行一次更深入、更严肃的长谈了。

送走苏星澜后,周墨琛回到办公室,立刻拨通了一个内部保密电话。

电话那头,是位于京城另一端、另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院的资深专家李教授。周墨琛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急切:“老李,是我,墨琛。上次跟你提过的那个年轻人……对,就是她!我刚拿到她处理完的KL-07综述资料,附带了一份关键分析……哈哈,就知道你不信,我让人立刻走机要通道给你送一份复印件过去,你看了就知道了!不光是语言,老李,是思路!一种我们完全被现有知识框架束缚住,根本想不到的思路!……我敢打包票,你们那边遇到的‘幽灵震颤’瓶颈,没准她的思路就能提供突破口……”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前所未有的严肃:“……放心,来历绝对清白,陆景渊同志用军衔和党性担保的。就是身体非常虚弱,需要绝对静养,任何接触方式都必须慎之又慎,一切要通过我这边协调,这是底线!……我知道轻重,老李,这不仅仅是天才,这可能是……国宝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