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知语轩,叶芸娘请梨儿在中午之前叫醒自己。

“好的,姐姐。”梨儿答应。

在午时前叫醒叶芸娘,“姐姐,醒醒,该吃午饭了。”

梨儿提来午饭,叶芸娘用过,带着银子去小松居。

小松居院子不大,正屋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

走进院子,听到东西厢房传来读书的声音。

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跳到叶芸娘面前,歪头,“你是来报名的?”

“是。”叶芸娘应声回答。

“你要报名几个月?”

“先两个月。”叶芸娘也不确认自己还能在姜府待多久,打算先报两个月,认识些常见字。

“跟我来。”小丫头带着叶芸娘来到正屋东间,“奶奶,有位姐姐来报名,两个月。”

“进来。”听声音是孔嬷嬷。

“孔嬷嬷好,我叫叶芸娘,来报名识字。”叶芸娘行礼,说了自己的诉求。

“教导你们的是我女儿。

第一月,她主要教《三字经》和《百家姓》,第二个月教《千字文》和算数。你想学别的,可以提出来。”孔嬷嬷说了教学课程。

“嗯,按照夫子教的来。”叶芸娘没有别的要求。

“好。2个月2两银子。书本笔墨纸砚,需要自备。不方便,我们有提供。”

叶芸娘掏了8两银子出来,2两是学费,6两银子是购置三百千及笔墨纸砚的费用。

叶芸娘三个月的月钱没了。暗叹一声,读书真是费银子。

叶芸娘抱着书本及笔墨纸砚回知语轩。

梨儿上前,十分小心的接过书。

见梨儿动作,叶芸娘再次开口,“梨儿,要不和我一起学。学费我可以先借你。”

梨儿坚定摇头,“谢谢姐姐的好意,但我想靠自己攒钱去认字。我已经攒1两半银子,很快可以和姐姐一起去学。”

叶芸娘没有再多劝。

回到屋里,叶芸娘先拿出一块粗厚的硬布,缝制书包,用来放书本。

笔墨纸砚,小心放到桌上。

轮休日,叶芸娘休息好,背着书包,赶往小松居。

去上她人生的第一堂识字课。

府里丫鬟识字,都在小松居的西厢房。

西厢房摆了七八张书桌。一张书桌可坐两人。

前排六张桌子坐满人。见到门口的叶芸娘,她们打量两眼,低头继续看书、写字或默背。

叶芸娘走到后排的空位置,坐下。

叶芸娘从书包拿出《百家姓》小心翼翼的放到桌上,等待夫子到来。

孔慈是一位年近40的妇人,与总板着脸的孔嬷嬷不同。她面带笑,说话很清脆。给人感觉就是一位麻利爽快的人。

孔慈走到叶芸娘桌前,停下,“你是叶芸娘?”

叶芸娘紧张站起,有些结巴说话,“是、是、是的,夫、子。”

“坐下,不用紧张。我可算不得什么夫子。是老夫人体恤你们,安排我教你们认识些字。好歹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看得懂卖身契。你跟她们一样,唤我声‘姑姑’。”

“好、的,姑、姑姑。”叶芸娘也想不紧张,但开口就控制不住。

孔慈姑姑递上一张纸,纸上有一个个方格。

“这是你的名字。”孔慈指着纸张最上方的三个字,“叶、芸、娘”。

叶芸娘有些痴的看着三个字。

原来自己的名字是这样写的的。

“你身为六公子的奶娘,是隔一天休息一次。按月来算,你一个月只能来15天,学费有些不划算。我调整你的上课方式,按次数来。

1两银子30次。

现在你不会写字,你来一次,就在一个方格内按一次手印。

下个月,你要会写你的名字。到时就签名不能按手印。”孔慈说着拿出印泥,让叶芸娘按手印。

沾了红泥的大拇指,按在第一个方格。

孔慈收好,叶芸娘的签到表。

“好,我们上课。你翻到《百家姓》第一页。跟着我读第一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叶芸娘跟着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好,下一句。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叶芸娘继续跟着读,

……

孔慈带着叶芸娘,就这16个字,反复读了20遍。让叶芸娘自己读,她去教导其他人。

一圈下来,一个时辰过去。

孔慈到叶芸娘桌前,“记住了吗?”

“记住了。”叶芸娘回答肯定,其实心里打鼓。

“好,这个读什么?”孔慈指了第一个姓。

“赵。”叶芸娘记得清楚。

“好,这个字读什么?”孔慈指了第三个姓氏。

赵钱孙李,叶芸娘心里默念,“孙。”

“好,这个字呢?”孔慈又指了一个字。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叶芸娘默念到孔慈指的那个字。

“沈。”叶芸娘说的用力。

“读对了,记得不错。”孔慈夸赞。

“是姑姑教得好。”叶芸娘谦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