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的尘埃,并未真正落定。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几处老旧的煤气管道因年久失修,同时发生了泄漏和爆炸,引发了一场“不幸但不可避免”的意外事故。新闻播报员字正腔圆,面容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与所有人都无关的事实。报纸的头版刊登着城寨废墟的照片,配以“都市疤痕终将抚平”的煽情标题,将那段钢铁与血肉交织的疯狂,彻底掩埋在了瓦砾和谎言之下。
只有亲历者才知道,那所谓的“煤气爆炸”,是怎样一场关乎整个香港存亡的、亵渎神智的战争。
陈浩南站在洪兴社新据点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逐渐恢复生息的湾仔。霓虹灯依旧闪烁,车流如织,构成一幅繁华不夜的画卷。但他的右眼,那枚在城寨深处为抵抗“螺湮之主”的低语而被迫植入的、来历不明的机械义眼,却时不时地干扰着这片“正常”。
一丝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猩红色光芒在义眼的边缘闪过,随即,一个极简的、由无数细小齿轮构成的数字虚影,叠加在了现实的视野之上——71:23:59。
它停留了不到半秒,便倏然消失,仿佛只是视神经疲劳产生的幻觉。
陈浩南下意识地抬手,用力揉了揉太阳穴。那不是幻觉。自从城寨事件结束后,这诡异的倒计时便会毫无规律地出现。71小时?意味着什么?毁灭?还是另一个疯狂的开始?他试图回忆刚才倒计时出现时自己正在想什么,是楼下经过的一辆油罐车?还是电视里某个政客机械般的演讲?毫无头绪。这义眼就像一枚埋在他颅内的定时炸弹,连接着一个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控制的恐怖维度。
他的左眼看到的是恢复秩序的香港,而右眼,却仿佛在窥视着一个正在走向终末的倒计时地狱。
……
深水埗,一间堆满了老旧电脑主机、缠绕着无数线缆的劏房里。
小犹太(阮梅)坐在三块屏幕前,苍白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试图追踪一笔来自海外的、指向“锈铁大厦”重建项目的异常资金流。城寨的“煤气爆炸”并没有让她感到丝毫轻松,反而让她更加确信,有一个庞大而隐秘的网络,仍在香港的阴影下高效运转。
突然,中间的主屏幕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一下,她正在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被强行最小化,一个她从未见过的、界面极其简陋的程序窗口弹了出来——那看起来像是一个早期版本的电子表格,类似于Excel,但线条粗糙,字体扭曲。
窗口的标题栏,显示着一行不断轻微抖动的字符:**《死灵之书》- 资产损益表 (节选)**。
小犹太愣住了,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她试图用快捷键强制关闭,无效。移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X”,程序毫无反应。
就在她准备直接切断电源的瞬间,表格开始自动填充数据。
A列,是一串串无法理解,光是注视就让她眼球刺痛、泛起泪光的象形文字与几何符号的混合体,它们像是在缓慢地蠕动、变形。
B列,则对应着一些她勉强能认出的、充满亵渎意味的名词或短语,诸如 “螺湮之城维护成本”、“深潜者族群增长率 (香港湾区)”、“非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折损率”……
C列,是数值。但这些数值并非阿拉伯数字,而是一种由不断旋转的微小齿轮和扭曲的触手图案构成的动态符号。它们在进行着自主的、疯狂的运算,加减乘除,速度快到肉眼无法捕捉。
最下方的一行,用加粗的、不断渗血般的红色符号显示着总结算结果,其对应的B列文字是:“预期收益:世界齿轮同步化 - 阶段一(已完成)”。
“阶段一……完成?”小犹太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九龙城寨的陷落,难道只是这个“阶段一”?那阶段二是什么?
她猛地扑向旁边的备用电脑,想要记录下这骇人的一幕,或者尝试进行反编译追踪。但当她刚连接好数据线,主屏幕上的那个“《死灵之书》Excel版”窗口,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之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重新占据屏幕,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系统的一个短暂故障。
但她知道不是。冰冷的汗珠沿着她的鬓角滑落。有什么东西……不是病毒,而是某种更高级、更本质的存在,刚刚通过这台连接着香港乃至全球信息网络的机器,向她,或者说,是向所有能接收到这个“频率”的存在,展示了一份关于世界运行的、恐怖至极的“财务报表”。
……
西贡,一个充斥着海腥味和机油味的废弃船舶修理厂角落。
一堆从九龙城寨清理出来的、被官方判定为“无价值废铁”的残骸,像一座扭曲的小山般堆积着。其中,包括了东星骆驼那具被林正英的改良铜钱剑和小犹太的数据病毒共同摧毁的、庞大的柴油机头颅。
它曾经是“钢铁永生教”香港区主教的力量象征,此刻却只是一堆锈迹斑斑、线路裸露的破铜烂铁,与其它齿轮、轴承、断裂的钢板混杂在一起,等待着被回收熔化的命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