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戈壁的碎石堆,镇北侯府的马队就踏着微凉的风启程了。林砚缩在林靖远怀里,小手紧紧攥着桃木弓的弓梢,鼻尖萦绕着马身上淡淡的草料香,还有爹爹锦袍上残留的、属于边境的硝烟味。她掀开车帘一角,看着身后的城镇渐渐变成远处的小黑点,忍不住小声感叹:“爹爹,这路好像比去京城的时候还长呢。”
林靖远低头看她,手指轻轻理了理她被风吹乱的额发:“边境在大靖最北边,比京城远了近千里。这一路要穿过平原、戈壁,还要翻过两座山,确实要走些日子。要是累了,就靠在爹爹怀里睡会儿,等过了前面的驿站,咱们再歇脚。”
林砚摇摇头,眼睛亮得像缀在晨空中的星子:“我不累!京城的路都是平坦的官道,两边都是庄稼地,可这里的风景不一样 —— 你看那些石头,长得好奇怪,还有远处的山,光秃秃的,好像披了层土黄色的衣裳。” 她指着远处连绵的山峦,语气里满是新奇。
系统的声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带着几分调侃:“宿主,别光顾着看风景啊。根据‘八卦雷达’探测,前方三十里的驿站里藏着小瓜料,好像有两个军需官在偷偷倒卖军粮,要不要去看看?”
林砚心里一动,立刻凑到林靖远耳边:“爹爹,系统说前面的驿站里有军需官倒卖军粮,我们要不要去查一查?要是军粮被倒卖了,到了边境,士兵们就没饭吃了。”
林靖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军粮是边境将士的命根子,若是有人敢在军粮上动手脚,那就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他勒住马,对身后的张侍卫道:“张侍卫,你带两个人先去前面的驿站探查,看看是不是真有军需官倒卖军粮。记住,别打草惊蛇,等我们到了再做打算。”
“是,侯爷!” 张侍卫领命,带着两个身手矫健的士兵,快马加鞭朝着驿站的方向奔去。
马队继续前进,林砚靠在林靖远怀里,心里却在盘算着。她想起之前在京城查到的走私团伙,又想起那个黑色斗篷人手里的布防图,总觉得这些事情之间好像有联系。她在心里问系统:“系统,你说倒卖军粮的军需官,会不会跟黑色斗篷人是一伙的?他们是不是想通过倒卖军粮,让边境的士兵们没力气打仗,然后再跟部落里应外合?”
系统沉默了片刻,回答道:“不排除这个可能。根据目前收集到的线索,那个黑色斗篷人背后的势力很大,不仅勾结了走私团伙,还跟边境的部落有联系。倒卖军粮很可能是他们的计划之一,目的就是削弱边境的防御能力。不过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宿主需要进一步收集线索。”
林砚点点头,握紧了小拳头。她知道,这次去边境的路,恐怕不会太平。但她不怕,她有系统,有爹爹,还有张侍卫他们,一定能查清这些事情,阻止敌人的阴谋。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驿站的影子。那是一座简陋的土坯房,周围围着一圈矮矮的木栅栏,门口拴着几匹驿马,看起来跟普通的驿站没什么两样。张侍卫已经在驿站门口等着了,看到马队过来,立刻迎了上去。
“侯爷,” 张侍卫压低声音,“属查过了,驿站里确实有两个军需官,他们正跟一个商人偷偷交易,地上还放着几袋军粮。属还听到他们说,要把军粮运到部落去,换些‘好东西’。”
林靖远的眼神冷了下来:“好,做得好。张侍卫,你带几个人守住驿站的后门,别让他们跑了。阿砚,你跟在爹爹身边,别乱跑。”
“嗯!” 林砚点点头,跟着林靖远下了马,走进驿站。
驿站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大堂里空无一人,只有后院传来隐约的说话声。林靖远带着林砚,轻手轻脚地绕到后院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 —— 只见两个穿着官服的男子正跟一个穿着异族服饰的商人说话,地上放着五六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袋子上印着 “军粮” 的字样。
“这些军粮都是上等的小米,你们要的价,可不能少。” 其中一个瘦高个的军需官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贪婪。
异族商人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瘦高个军需官:“放心,少不了你们的。只要你们能按时把军粮运到部落,以后还有更多的好处等着你们。”
瘦高个军需官接过银子,掂量了掂量,满意地笑了:“好,一言为定。我们会在三天后,把军粮运到黑风谷,到时候你们派人来接就行。”
就在这时,林靖远突然推开门,走了进去:“不用等三天了,你们的阴谋,今天就能败露!”
两个军需官和异族商人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林靖远,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瘦高个军需官强作镇定地说:“镇…… 镇北侯?您怎么会在这里?我们…… 我们只是在跟这位商人谈生意,没做什么坏事啊。”
“谈生意?” 林靖远冷笑一声,指了指地上的军粮,“跟异族商人谈军粮的生意,这也是朝廷允许的吗?你们胆子不小,竟敢倒卖军粮,勾结部落,就不怕掉脑袋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