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上的刻字,如同在张小凡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层层扩散,经久不息。
“身陷囹圄非我困,心向归墟即是家。寂灭非死,造化非生。得此意者,可渡苦海。”
这寥寥数语,仿佛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照亮了他前路的迷雾。他不再将幽冥涧视为纯粹的囚笼与绝地,而是将其看作一个特殊的“道场”,一个能让他直面毁灭、参悟终极的独特家园。
于是,他不再刻意运功抵抗那无孔不入的寂灭侵蚀,也不再急于汲取能量提升修为。他就地盘坐于那断裂的黑色石碑之下,身心彻底放开,如同老僧入定,进入了那种“非生非死”的枯寂禅境。
生机内敛,深藏于丹田混沌之中,如星火潜渊。外在表现,则是与这洞窟、这废墟、这无尽的死寂彻底融为一体。他的呼吸变得微不可闻,心跳缓慢到近乎停滞,皮肤苍白中透着一丝石质的灰败,仿佛真的化作了一尊在此地盘坐了万古的石像。
唯有识海深处,一点混沌灵光不灭,如同风中残烛,却又异常坚韧地燃烧着,维持着他最根本的意识和与仙链之间那玄妙的联系。
在这种极致的枯寂中,奇妙的变化悄然发生。
枯禅孕灵 寂火初燃
当外在的生机波动降到最低,内在的感知却被放大到极致。张小凡“听”到了寂灭之气流淌的声音,那并非声音,而是法则的低语;“看”到了归墟之息的脉络,那并非景象,而是终结的轨迹。
他体内那丝寂灭道痕,在这种环境下不再狂暴,反而变得异常“温顺”,如同游鱼归海,自如地在他经脉与混沌之气间穿梭,不断汲取着外界精纯的寂灭能量,壮大自身。但这壮大,并非为了破坏,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补全与进化。
与此同时,他丹田内的混沌之气,在失去了与生机勃勃的外界灵力交互后,转而开始更深层次地与这寂灭道痕,与这方天地的归墟之意交融。
不知过了多久,在那极致的寂静与死寂的核心,一点异样的“波动”诞生了。
那并非生机,也非死气,而是一种更接近本源、更近乎“无”的奇异律动。它源自混沌之气与寂灭道痕在枯寂禅心催化下的深度结合,如同一颗种子,在万物终结的土壤中,悄然萌发。
这一点律动初时极其微弱,但它的出现,却让张小凡整个“枯寂”的状态发生了质变。他不再是单纯的“像”一块石头,而是仿佛真正触摸到了“死”与“灭”的某种本质,并在这本质中,孕育出了超越生死界限的“可能”。
他依然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但一种难以言喻的“存在感”却越发清晰、稳固。仿佛他本身,就成了这寂灭法则的一部分,却又独立于其外,观察着,感悟着。
他甚至能感觉到,腕间的仙链,对这股新生的、奇异的律动,传递出一种类似“认可”与“亲近”的意念。
这一刻,张小凡明白,他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这不是单纯的炼气,也不是佛道的禅定,而是在归墟边缘,以身为炉,以寂灭为薪,以混沌为引,淬炼出的独属于他的——“寂灭禅心”!
他缓缓地,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意念,引导着那一点新生的奇异律动,尝试与指尖凝聚。
嗤——
一缕极其微弱、近乎透明的苍白火苗,在他苍白的指尖悄然窜起。
这火苗没有任何温度,反而散发着比周围环境更加深邃的冰冷与死寂!它静静燃烧,周围的寂灭之气仿佛受到了吸引,微微向其汇聚,却又不敢过于靠近,仿佛这火苗本身,就是更高层次的“寂灭”!
寂灭之火!于枯寂中孕育而出的法则之焰!
张小凡看着指尖这缕微弱却本质极高的火焰,心中古井无波。这只是初步的凝聚,距离真正掌控运用还差得远,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证明他的道,方向没错。
云澈杀心 毒计暗生
就在张小凡于幽冥涧底枯禅悟道,寂火初燃之际,丹阁之内,一场关于他的风波并未平息,反而在暗流中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云澈真人面色阴沉地坐在丹律院密室中。上次未能以雷霆手段拿下张小凡,反而让其“自请”入了幽冥涧,这让他感觉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木真人、星衍等人的强硬态度,也让他意识到,想要动张小凡,并不容易。
但张小凡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那异常消失的能量,那匪夷所思的炼丹见解,那提升迅猛的修为……一切都指向此子身怀惊天秘密。这秘密,若能被丹律院掌控……或者,若不能掌控,也必须彻底毁掉,以免成为不可控的变数!
“师尊,”一名心腹弟子恭敬地禀报,“我们安插在幽冥涧监测点的人回报,那张小凡进入后,最初几日还能监测到其气息在涧口活动,但近半个月来,其气息……完全消失了。”
“消失了?”云澈眼中寒光一闪,“是死了,还是……藏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