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三十七年,岭南,雨季绵长。

空气湿黏得能拧出水,青石板路上苔藓疯长。

地质队的年轻队员李文,跟着向导阿贵,深一脚浅一脚地陷在通往“雾隐村”的泥泞山道上。

他是为了一张模糊不清的民国矿脉图而来,据说唯一的知情人,就藏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里。

“李同志,到了村里,莫要乱走,尤其莫要靠近村西头那棵大榕树下的木屋。”

阿贵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神色有些紧张。

“为什么?”

李文扶了扶滑落的眼镜,不以为然。

他受过新式教育,笃信科学,对乡野怪谈向来嗤之以鼻。

“那屋里住着米婆,”

阿贵压低声音,仿佛怕被什么听见,

“她……她能用‘阴米’问事,通鬼神。但那米,活人碰不得!”

李文笑了:“米就是米,还能通鬼神?肯定是某种心理暗示或者骗术。”

阿贵摇摇头,不再多说。

雾隐村比想象中更破败,仿佛被时光遗忘。

湿漉漉的吊脚楼挤在一起,村民眼神警惕而麻木。

村西头,那棵巨大的榕树独木成林,气根垂落如帘,遮蔽天光。

树下一座低矮的木屋,黑黢黢的窗口像野兽的眼睛。

接待他们的是村长,一个干瘦沉默的老人。

提到矿脉图,他浑浊的眼睛闪了闪,含糊其辞。

当李文追问细节时,村长却话锋一转:“图的事……或许可以问问米婆。”

又是米婆。

李文心中疑窦丛生,但为了任务,还是决定去看看这装神弄鬼的把戏。

米婆的屋子光线极暗,弥漫着一股陈年米糠混合着霉味和某种奇异冷香的气息。

她本人蜷缩在阴影里的竹椅上,老得看不出年纪,脸上褶皱深得能夹死蚊子,唯有一双眼睛,亮得瘆人,直勾勾地盯着李文。

“外乡人……想问什么?”

她的声音嘶哑,像砂纸摩擦木头。

李文压下心头不适,说明来意。

米婆没说话,颤巍巍地从身后摸出一个乌黑的陶罐。

打开罐口,那股冷香更浓了。她用一把小木勺,舀出小半碗米。

那米粒细长,颜色灰白,近乎透明,对着屋内唯一那盏豆大的油灯,里面仿佛有雾气在缓缓流转。

“手握三粒,”

米婆将碗递到李文面前,

“心中默念你所求之事。”

李文迟疑着,依言捏起三粒米。入手冰凉刺骨,激得他差点松手。

他收敛心神,默想着矿脉图的下落。

米婆闭上眼,枯瘦的手指在碗中的米粒上轻轻拨弄,口中念念有词,是一种古老晦涩的方言。

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油灯的火苗不再跳动,而是笔直地向上,颜色变得有些发青。

突然,米婆猛地睁开眼,瞳孔在黑暗中收缩:“你要找的东西……在‘水’和‘石’之间……但……有东西守着……它不喜欢被打扰……”

她的声音变得空洞,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你身上……有‘铁’和‘火’的味道……惊扰了它……”

李文心中一惊,地质队的勘探工具和炸药,可不就是“铁”和“火”?

“守着的是什么东西?在哪条河谷?”他追问。

米婆却像是耗尽了力气,剧烈地咳嗽起来,碗中的米粒似乎黯淡了一些。

她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走吧……别再来了……那地方……去不得……”

回到临时借住的吊脚楼,李文一夜未眠。米婆的话在他脑中盘旋。

“水”和“石”之间,正是图上标注的疑似矿脉区域!

可“有东西守着”是什么意思?野兽?还是……

接下来的几天,勘探毫无进展。设备频繁故障,记录的数据混乱不堪。

更糟的是,队员小王开始不对劲,夜里总说听到有人在他窗外哭,白天则精神萎靡,眼神涣散。

村民见了小王的样子,都躲着走。

村长找到李文,面色凝重:“李同志,王同志这是……失了魂了。怕是冲撞了山里的东西。得去求米婆,用阴米‘叫魂’。”

李文断然拒绝。

他坚持带小王去县里医院,可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小王的状况却越来越差,开始胡言乱语,力气大得惊人。

无奈之下,李文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敲响米婆的木门。

米婆看着奄奄一息的小王,叹了口气,还是拿出了那个陶罐。

这次,她只取了一小撮米,用红布包了,递给李文:“置于他枕下,三日后的子时,拿到村口烧掉,灰烬撒入河中。记住,”

她死死盯着李文,

“千万不能打开红布!更不能让米粒沾上活人气,尤其是……血!”

李文郑重答应。

说来也怪,那红布包一放入小王枕下,他当晚就睡得安稳了许多。

李文对那“阴米”越发好奇。

趁着小王熟睡,他鬼使神差地取出了红布包。

强烈的探究欲驱使着他,他想看看这米到底有何特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