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大爷,秋雁对着屏幕笑了:“师父,有您和参爷爷点拨,我现在对脾虚肠燥的病症越来越有底了。您啥时候能挖到华北的郁李仁?医堂里的郁李仁就剩小半瓶了,还是去年的陈货。”
“快了,张大爷说在前面的酸枣坡等我们,他已经帮着标记了郁李的生长地。”梁大宽看了眼导航,“张大爷说新鲜郁李仁的油脂含量高,润肠的效果比陈货强两成,尤其是治老年便秘,用新鲜的熏洗,肛门不那么干涩。”
挂了视频,房车重新上路,没多久就驶入一条坑坑洼洼的山间土路。两旁的白杨树换成了低矮的酸枣树,枝头挂着红彤彤的小果子,风一吹,落下几颗砸在车顶。又走了二十多分钟,梁大宽在一片向阳的坡地前停下,坡地上站着位扛着锄头、戴着旧草帽的老人,正是张大爷。
“梁先生可算来了!”张大爷迎上来,操着一口浓重的华北口音,“这酸枣坡光照足,土也松,郁李跟酸枣树掺着长,好找得很!前阵子村里的老李头也是便秘加腿肿,我给他摘了点郁李果,取了仁煎药,再用果渣熏洗,没十天就舒坦了!”
“辛苦张大爷了。”梁大宽递过一瓶矿泉水,跟着他往坡上走。坡地不算陡,张大爷在前边拨开挡路的酸枣枝,脚步稳健得很。“您看那矮树,枝桠上带刺,叶子椭圆的就是郁李!”张大爷指着前方一片灌木丛,“得找树龄五年以上的,果子结得多,仁也饱满,药效才足;树太嫩的,仁小还瘪,没用。”
约莫走了一刻钟,他们来到一片郁李丛前。矮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小果子,像一串串迷你樱桃,摘一颗放进嘴里,酸甜中带着点涩味。张大爷蹲下身,指着一株枝干粗壮的郁李:“这株好!最少长了八年,你看这果子,又红又大,核里的仁肯定饱满!摘的时候要轻,别把树枝掰断了,明年还能结果;取仁的时候得先把果子晒裂,剥出核,再用小锤子敲开,仁要完整的,碎了药效就差了。”
梁大宽点点头,拿出竹篮开始摘郁李果。果子不大,摘起来费点劲,人参精的须子也伸出来帮忙,卷着果子往竹篮里送。“没错!这是上等郁李果,脾虚肠燥、水湿内停的病症,用它的仁最对症!”人参精的声音带着兴奋,须子上沾着几颗红果子。
摘了满满一竹篮郁李果,他们回到坡地的树荫下。张大爷拿出一个竹筛,把郁李果倒进去摊开:“先晒两天,等果皮起皱了,就能剥核了。剥下来的核别扔,洗干净了煮水喝,也能治轻微的便秘。”梁大宽选了十几颗熟透的郁李果,当场剥出核,用小锤子轻轻敲开,取出里面的郁李仁——乳白色的仁粒饱满,捏一下能挤出淡淡的油脂。
人参精的须子立刻缠了上去,淡黄色的光纹顺着须子游走:“就是这个味儿!油脂足,气清香,准能在内空间形成新的光域!”话音刚落,那十几颗郁李仁化作一道淡黄色的流光,飞入梁大宽的百会穴。内空间里,东侧骤然亮起一片温润的淡黄色光域,与淡紫色的鹿藿光域、深绿色的卫矛光域等十四色光域交织在一起,十六色光环瞬间变得更加璀璨,散发出一股既能润肠又能利水的独特气息,像山间的清风般吹散燥结。
“太好了!郁李仁的药气补上了!”人参精的须子舞得欢快,“黄芪健脾、郁李仁润肠,这下内空间的‘健脾通腑’本事更全了!以后遇到脾虚肠燥、水湿内停的病人,都能精准对症了!”
梁大宽跟着张大爷在酸枣坡上又转了大半天,摘了三竹篮郁李果,还挖了两株带土的小郁李苗,准备带回医堂栽培。张大爷看着他的动作,连连称赞:“您这是懂行的!好多收药的只收仁,把果渣扔了,殊不知果渣煮水熏洗,治肛门干涩比单用仁还管用——咱用药得物尽其用,才能发挥它的全本事。”
回到坡地时,日头已经偏西。张大爷从家里端来一碗小米粥,还有一碟腌萝卜:“尝尝咱华北的小米粥!养胃,正好配你这采药的辛苦活儿。这郁李果除了取仁入药,还能熬果酱,加两勺蜂蜜,抹馒头吃,又甜又润,小孩吃了也能预防便秘。”
梁大宽喝了一口小米粥,温热的粥滑进胃里,舒服得很。“味道真香,谢谢您张大爷。”
正吃着,手机响了,是秋雁打来的:“师父!王大爷刚才发微信说,喝了药、熏洗之后,刚才解了次大便,虽然还是有点干,但不用使劲挣了,腿也觉得轻了点,能多走两步了!”
“恢复得不错!”梁大宽笑着说,“让他继续按方服药,明天开始,每天早上起来喝一杯温蜂蜜水,帮着润肠道。后天复诊的时候,看看他的舌苔和脉象,要是厚腻苔薄了,就把猪苓、泽泻减到8g,加5g山药健脾,免得利水的药伤了津液。”
“好嘞师父!”秋雁应下,又补充道,“对了师父,刚才有个茶商来抓药,说他去广东收茶的时候,见过一种叫腐婢的草药,治湿热泄泻特别管用,最近天气转凉,医堂里腹泻的病人多了,咱医堂里的腐婢早就用完了,您采完郁李仁要不要去广东找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