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 > 第112章 余波与涟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教学观摩课后的实验室,空气里残留着一种奇异的混合气息。不再是单纯的焊锡和咖啡味,还糅杂了粉笔灰的微尘、肾上腺素褪去后的虚脱感,以及一种无声涌动的、被点燃后的兴奋余波。

李立瘫在椅子上,眼神发直地盯着天花板,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翘着,像是刚经历了一场极耗心神却又酣畅淋漓的战斗。赵昊的手指还在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节奏混乱,眼神飘忽,显然心神仍有一部分留在那堂课上,跟着陈默的思路在基础公式与前沿思想之间惊险地跳跃。李娟最为平静,但收拾东西的动作比平时慢了些,目光偶尔会落在写满新架构的白板上,像是在重新审视两者之间那些被老师巧妙架设起的、若隐若现的桥梁。

陈默拧开一瓶水,冰凉的液体缓解了讲课时喉咙的干涩。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经过那堂课高强度的思维输出和引导,脑海中那些来自系统的知识反馈变得愈发圆融贯通,一些之前模糊的关联处此刻清晰可见。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那无形光环与台下学生们(尤其是混在学生中的赵昊和李娟)思维共鸣时产生的细微波动,一种能量高效流转的顺畅感。

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响起,尖锐的铃声刺破了室内的宁静。

李离得近,下意识伸手接起:“喂?陈老师实验室……哦,好的,您稍等。”他捂住话筒,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情,看向陈默,“老师,系办公室刘秘书,说张主任请您现在过去一趟。”

空气瞬间凝滞了一瞬。赵昊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李娟合上笔记本的动作也顿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陈默。

刚刚结束一场近乎“离经叛道”的观摩课,系主任的召唤立刻就来。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陈默脸上没什么表情,他放下水瓶,接过话筒:“我是陈默……好的,我现在过去。”

他挂断电话,声音平稳:“我出去一下。”

“老师……”李立忍不住开口,脸上带着担忧。

陈默看了他一眼,又扫过赵昊和李娟,目光沉静:“继续你们的仿真。赵昊,我要看到事件驱动模块在三种不同噪声模型下的稳定性数据。李娟,系统整合的边界条件需要重新评估,尤其是功耗上限。”

他的语气和布置任务的内容,与平时毫无二致,仿佛只是去开一个无关紧要的例会。这种绝对的平静像一块巨石,投入三个学生心中忐忑的湖面,反而奇异地压下了那些不安的涟漪。

陈默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口,上面还沾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粉笔灰。他推开实验室的门,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平稳,坚定。

系主任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陈默敲了两下,里面传来张主任听不出情绪的声音:“进。”

办公室里弥漫着旧书和茶叶的味道。张主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伏案工作,而是端着茶杯,目光落在窗外,似乎在看风景,又似乎什么都没看。听到陈默进来,他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过分和蔼,甚至显得有些刻意的笑容。

“陈老师来了,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轻松得有些反常,“刚上完观摩课,辛苦了吧?”

陈默依言坐下,脊背挺直:“还好。”

“课上得很精彩啊。”张主任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呷了一口,语气像是随口的闲聊,“督导组的几位老教授下来都跟我说,很有启发性,思路活跃,不拘一格。学生们反响也很热烈。”

他说的似乎是好话,但那语调平铺直叙,听不出丝毫赞赏的味道,反而像在念一段事先准备好的、毫无感情的稿子。

陈默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张主任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变得语重心长:“不过啊,陈老师,我们教书育人,首要的还是稳扎稳打,打好基础。本科教学,尤其是专业基础课,规范性、系统性是第一位的。那些过于前沿的、甚至尚未经过充分验证的思想,引入课堂还是要慎重啊。”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学生们基础还不牢固,过早接触这些未经公认的‘奇思妙想’,容易好高骛远,基础打不牢,反而害了他们。而且,教学观摩有它的规范和评价标准,我们还是要以引导学生掌握成熟知识体系为主,你说是不是?”

他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无可指摘,处处透着为学生着想、为教学规范负责的姿态。但那字句底下,透着一股冰冷的、试图将任何超出他掌控范围的苗头都摁回既定框架里的力道。

陈默的视线落在张主任那双保养得宜、轻轻点着桌面的手上。他能闻到空气中那丝极力掩饰却依旧存在的焦躁味道。

“主任的意思是,我今天的课不符合规范?”陈默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哎,不能这么说。”张主任立刻摆手,笑容又堆了起来,只是显得有些僵硬,“课是很好的,很有想法。我只是作为一个老教师,提一点个人的建议,供你参考。毕竟,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稳一点,总没错。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方方面面,看的还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东西,对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