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友村,有个名叫阿木的少年。命运对他颇为残酷,父母早早离世,自小他便跟着祖父,踏上了学做木匠的路途。时光匆匆,十六岁那年,祖父也因病重撒手人寰,临走前,留给阿木一套陪伴自己三十年的豹刀。
自此,阿木独自挑起了木工活的担子。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他手艺平平,来找他干活的人越来越少,生意日渐冷清。
这时,村里传来消息,周老爷要嫁女儿,正四处寻人打造一套雕花家具。阿木听闻后,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机会,便想去试试。邻居知晓后,赶忙劝阻:“周家向来要求严苛,你这点手艺,去了也是白搭,不如知难而退,省得到时候出了丑,丢了面子。”阿木听了,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可心里却暗暗立下决心,一定要把木工手艺学好。
半年后,阿木听说百里之外的军华府,来了一位鲁师傅,据说手艺精湛,堪称一绝。阿木心怀期待,带着自己的作品,千里迢迢赶去拜师。鲁师傅仔细看了他的作品后,却只是摇头叹息:“你起步太晚,手艺又差,不如趁早改行,另寻出路吧。”这话如同一盆冷水,将阿木浇了个透心凉。他深受打击,失魂落魄地来到河边,呆呆地坐着发呆。
这时,一位路过老者见他愁眉苦脸,便关切地询问。阿木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老者听后,哈哈一笑,问道:“你看那河水,遇到石头,是绕道走,还是继续猛冲?”阿木一愣,老者接着又说:“依我看,坚持才是关键呐!”阿木听后,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从那以后,阿木决定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抽空学艺。白天,他在工地辛勤劳作,晚上,便借着月光,用那些边角料练习木工技艺。
三个月过去了,阿木身上的钱眼看着就要花光了,可手艺却进步得并不明显。他心中有些气馁,收拾好行李,准备打道回府。一位好心的老婆婆知道了他的困境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我活了大半辈子,明白一个道理,水滴石穿靠的可不是蛮力气,而是那份持之以恒的坚持。”阿木听了,羞愧不已,暗自决定,一定要继续努力。
他改变了练习方法,从最基础的东西重新练起。刨、凿、锯、磨,每一项都反复练习。手磨出了血泡,臂膀累得抬都抬不起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
一天,阿木看到几个小孩在玩耍,突然灵机一动。他开始动手制作小木玩,会跳的青蛙、能爬杆的猴子……这些小巧玲珑的玩意儿,既能锻炼他的手艺,又能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钱维持生活。
时光飞逝,一年后的元宵节,金华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木艺比赛。阿木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套八仙过海木偶参加了比赛。只见这组木偶人物生动形象,关节灵活自如,一亮相便引起了轰动。
鲁师傅也在人群中,看到这套作品后,大为惊讶。当得知这是被他曾经拒绝过的阿木所做时,心中感慨万千。鲁师傅找到阿木,真诚地说:“当初是我小看你了,这一年里你的坚持我都听说了。如果你还愿意学,我愿意教你。”阿木听后,喜出望外,连忙正式拜师。
在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阿木的木工技艺进步飞快。学成之后,阿木回到了青岭村,开了一间木工作坊。他不仅承接各种家具制作,还免费招收徒弟,尤其照顾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每当有学生因为学习辛苦想要放弃时,阿木就会拿出自己最初做的那些歪歪扭扭的木工活,给他们讲述自己几次想要放弃却又坚持下来的故事。
阿木的作品后来声名远扬,被人们称为“青柳宫”。但他始终最珍视的,还是祖父留给他的那套旧豹刀。这把刀,时刻提醒着他,坚持是匠人最宝贵的品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之路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秉持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冲破重重阻碍,见到真正的成功。点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等你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