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清秋不在意的摆摆手,转过头看向会计周国安。

“周会计,是这样的。队长生病了,有点严重”。

“所以……副队长带着队长坐牛车去卫生所了”。

听明白了以后,周国安有些担心队长周国安。可看着眼前的一群知青,他抬手扶额。

得……

又来一群祖宗,还是先安顿好了以后再说吧!

他带着十人进入知青点,这才开始介绍:“左边的房间是男知青住的”。

“右边的房间是女知青住的,房间都是大通铺,一个房间可以住五人”。

“中间是堂屋,让你们吃饭的地方。女知青这边的房间,是灶房……你们可以搭伙做饭”。

“也可以分开做饭,这个你们自己商量,那个独立的茅草屋,就是茅房”。

“对了,你们晚上上茅房时,记得要带上煤油灯”。

一口气说完,他才让知青把自己的东西放好。

闻言,其余九个知青,都赶忙把东西往房间里提。

沈清秋站在原地不动,出声询问:“周会计,队上还有房子出租吗?”

“我不喜欢跟别人里一个房间”。

想到地主家的空房子,周国安点头,皱着眉头回应:“有的,还是青砖瓦房”。

“只不过……那个房子有点大。租金有点贵,你一个人租的话,有些不划算”。

“你看,你需不需要跟别人合租?你也可以少给一点钱”。

大房子??

能有多大?

沈清秋想都没想,直接回应:“我喜欢一个人住,有多大?”

“我们队上原来有个地主,后来……他们家都被抓走了,房子也就归大队集体所有”。

说着,周国安好心提醒:“那是一进的院子,一共有十多个房间,家具什么的被革委会带走了”。

“你要住进去的话,你得自己置办家具,你看???”

“我劝你……找人合租,这个房子要是租出去的话”。

“一个月怎么着也得五元钱,一年起租,也就是六十元”。

“如果你要续租的话,得在房租到期前一个月,续交第二年的租金”。

听完会计说的话,沈清秋有些犹豫了,倒不是缺钱。

就是怕落下什么把柄,给爷爷带来不好的影响。

她想了想,抬起头看向会计周国安,“会计,还有别的房子吗?”

“那么大的房子,我一个人住,确实有些浪费了”。

周国安心里闪过了然,他也明白,那个房子太大了。

摸了摸下巴,这才继续回应:“有啊!这是宋家的房子,他们一家人都在部队里”。

“就是让我们把房子租出去,有三个卧室,一个灶房、一个柴房、一个茅房,院子里还有水井”。

“院墙啥的都有”。

话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只不过……”

“他们家的房子,是土坯青瓦房,而且家具什么的,你得自己置办”。

“一个月,就给一元钱吧!你看咋样?”

沈清秋没有再犹豫,出声回应:“这个房子挺合适的,我租了”。

说着,她从兜里摸出十二元钱,递给会计周国安。

“周会计,你看看是不是对的?”

接过钱,周国安看了以后满意的点头,“那行,我待会去给你写协议”。

其余九个知青,全都捏着鼻子,提着包裹冲到院子里。

边跑边喊:“艾玛!好臭啊!啥味道?熏死人了”。

全都吵吵嚷嚷的,说要另外租房子住。

周国安,又把地主家的房子给介绍了一遍。

九个人面面相觑,可想到房间里的味道,他们捏着鼻子认了。

“那房子,我们租下了”。

他们把钱凑了凑,拿了六十元给会计周国安。

不多时,他们扛着包裹,跟着会计离开了知青点。

与此同时,书记家的堂屋里,一家人正在吃饭。

白发苍苍的书记江守田,目光落在孙子江向东身上。

叹了一口气:“向东,你都已经二十岁了,你还没有对象,还是让媒人给你介绍一个吧?”

一想到队上那些歪瓜裂枣的村姑,江向东眉头一皱,脸上写满了不悦。

“爷爷,感情的事情不能勉强,我看不上队上的土妞”。

王秀莲给孙子碗里,夹了一筷子咸菜。闻言,立马放下筷子,眉头拧成了疙瘩。

“向东,你这说的叫什么话”。

“队上姑娘怎么了?能洗衣能做饭,能下地能持家,哪点配不上你?”

眼看婆婆发火了,刘桂兰也跟着劝:“是啊!向东,你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进门两年了”。

“咱们大队里的翠兰、招娣,哪个不是勤快本分的好姑娘?”

坐在一旁的江建斌,闷头扒了口糙米饭,沉声说着,“你爷奶和你妈说的对”。

“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不能光挑模样挑出身”。

“媒人张婶昨天还来打听,说邻村有个姑娘”。

“不仅人长得周正,还会织渔网、晒海货,你先见见再说”。

江向东把碗一推,脸色瞬间阴沉的可以滴水,“我说了我不看,我不想一辈子困在这海边渔村”。

“我要去城里,要找个有文化、有见识的对象”。

听说孙子想离开大队,江守田哪里能干?猛地拍了下桌子,花白的胡子都抖了起来。

“城里?城里有什么好”。

“咱们祖祖辈辈都在这海边扎根,你要是敢往外跑,就别认我这个爷爷!”

堂屋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江红燕吓得攥紧了手里的玉米饼。

小声劝着:“哥,爷爷也是为你好……你就听爷爷的话吧!”

见状,刘桂兰赶紧打圆场,给公公江守田盛了碗玉米糊糊。

“爸妈,向东还小,心性没定呢!您二老别生气”。

“再说咱大队里也有好姑娘”。

“比如老张家的丫头,模样周正,针线活也好……”

“我不娶”。

江向东把筷子一撂,碗沿磕得当当响,“我要娶就娶有文化,见过世面的,不是一辈子困在地里刨食的”。

没想到儿子这么不听话,江建斌脸色一沉,放下手里的红薯。

“你小子别不知好歹”。

“能娶上个知冷知热的媳妇好好过日子,就是你的福分,还挑三拣四?”

“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