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惊鸿刚要跟上,就见一旁的林月和苏九黎也下意识迈步,想要一同前往。
司阁主却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两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
“你们在外面等着吧,鼎心内部的阵法有结界,除了被镇国鼎认可的人,其他人进不去。”
苏九黎脚步一顿,担忧地看向沈惊鸿,眼神里满是不舍与顾虑。
沈惊鸿读懂了她的心思,对着她轻轻点头,传递着安心的信号。
苏九黎这才抿了抿唇,停下脚步,轻声叮嘱:
“我在这等你,别太冒险,凡事尽力就好。”
林月却有些不甘心,她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小傲娇的委屈:
“师父!连我也不能进去吗?我跟着您学了这么久的阵法,说不定还能帮上忙呢!”
司阁主看向她,眼神没有丝毫松动,只是淡淡吐出两个字:
“不能。”
简单的两个字,像是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林月的期待。
她垂了垂眼帘,声音低了几分:
“好吧。”
可心里却满是失落。
之前她兴冲冲拉着沈惊鸿来见师父,师父推说有事不愿见。
如今师父主动要和沈惊鸿单独谈话,连鼎心这等核心之地都肯带他去,却连自己这个亲传弟子都拒之门外。
这种落差,让她忍不住有些委屈。
甚至隐隐觉得,师父对沈惊鸿的重视,似乎早已超过了自己。
司阁主仿佛没察觉到林月的失落,转头对沈惊鸿道:
“走吧。”
沈惊鸿对着林月递了个安抚的眼神,才跟着司阁主走进鼎心的光柱中。
光芒在他身后缓缓合拢,将外面的景象彻底隔绝,只剩下他与司阁主两人,站在一片由金色灵光交织而成的空间里。
这里正是镇国鼎的核心,鼎身上的纹路在此处化作立体的符文,在空中缓缓旋转,散发出强大的气息。
林月看着合拢的光柱,轻轻咬了咬唇,走到苏九黎身边,小声嘀咕:
“师父到底要跟沈惊鸿做什么啊?连我都不让进……”
苏九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
“司阁主既然这么安排,肯定有她的道理。沈惊鸿实力这么强,又能被镇国鼎认可,说不定他们要做的事,关系到整个京都的安危呢。”
林月点了点头,却还是忍不住看向光柱的方向,心里的失落与好奇,依旧萦绕不散。
……
“报告将军!”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队伍前方传来,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我等已绕至扶苏京城左方,前方三十公里处,便是扶苏国的淮南城!城防看起来不算坚固,暂时没有发现大规模守军!”
林风勒住马缰,目光望向斥候所指的方向。
他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马鞍的扶手,声音沉稳:
“知道了,沿途可有发现尸潮的踪迹?”
“未曾发现!”
斥候连忙回道:
“我们绕路时特意留意过,沿途只有零星的丧尸,并未见到大规模尸群,想来伊洛娜的尸潮大军,应该还在朝着扶苏京城推进。”
林风微微颔首,心中的盘算愈发清晰。
他要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他抬手挥了挥,对斥候道:
“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整,继续派人盯着淮南城和扶苏京城的动向,一旦有尸潮攻城的消息,立刻来报!”
“是!”
斥候领命,翻身上马,朝着探哨方向疾驰而去。
待斥候离开,林风转头看向身边的副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我命令,全军在淮南城三十里外的山谷安营扎寨,即刻休整!让炊事营准备干粮,将士们轮流值哨,不得懈怠!”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补充道:
“另外,让探子密切关注扶苏京城的动静。等伊洛娜的尸潮开始攻打京城,扶苏国自顾不暇之际,我们这三十万大军,便直接压进淮南城,再顺着官道直取京城!”
“将军英明!”
副官眼中一亮,立刻明白了林风的意图。
坐山观虎斗,等扶苏国与尸潮两败俱伤,再趁机夺取城池,这无疑是最省力的计策。
他连忙翻身下马,对着林风躬身行礼:
“末将这就去传令,定不会误了将军的大事!”
说完,副官快步走向队伍前方,高声喊出林风的命令。
林风勒马立于高处,看着下方忙碌的军队,心中暗道:扶苏国自顾不暇,又要面对伊洛娜的尸潮,如今正是最虚弱的时候。这天下,很快就该易主了。
林风吩咐完军务,转头便见付子曦独自立在营帐旁,望着远方的暮色出神。
她一身银白铠甲衬得身姿挺拔,却难掩眉宇间的落寞,连握着剑柄的手指都微微收紧,显然是又在走神。
林风走上前,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三公主!不对,该叫你付将军了。”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试图让气氛轻松些。
“这七日行军下来,你就没笑过一次。出发前女帝还特意嘱托我,务必好好照顾你。付将军,你到底是在为何事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