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虞王朝的使团,果真如曹正淳所言,排场煊赫到了极致。

车马如龙,绵延数里,旌旗招展,几乎遮蔽了初升的朝阳,金色的光芒都被这逼人的仪仗切割得支离破碎。

领队的雍王,乃大虞皇帝的胞弟,身份尊贵已不必多言,他面带微笑,眼底却无半分暖意。

其随行人员更是多达千人,甲士鲜明,寒光闪烁,仆从如云,与其说是使团,不如说是一支小型军队在炫耀武力,宣示着不容置疑的强盛。

这股气势,清晰地昭示着中原第一强国的底蕴与傲慢,与苏毅这片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百废待兴的土地形成了鲜明对比,新生的秩序在旧日的威压下显得格外脆弱。

瑞王府正殿,苏毅端坐主位,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波澜,唯有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极轻微的声响。

雍王在一片锦绣簇拥下踏入殿门,他年约四旬,面容儒雅,一身紫金王袍更添几分雍容华贵,步伐沉稳,却带着审视的锐利。

“瑞王殿下,久仰大名。”

雍王一开口,声音温和,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仿佛春风拂面,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平北疆,定大宁,殿下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实乃大乾之幸,亦是我中原之幸。”

他带来的贺礼堆积如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奇珍异玩,晃得人眼花缭乱,仿佛要将瑞王府的府库都填满,每一件都彰显着大虞的富庶与慷慨。

苏毅起身,略一拱手,声音平淡却不失礼数,目光沉静如水。

“雍王殿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气氛看似热烈融洽,丝竹之声却掩不住暗流涌动。

雍王频频举杯,言语间对苏毅的赞誉不绝于耳,仿佛真心实意地欣赏这位年轻的藩王,眼神却从未离开过苏毅的面庞。

然而,话锋一转,他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探究。

“听闻瑞王殿下麾下猛将如云,谋臣似雨,不知下一步,有何宏图大略。”

“北疆已定,大宁初安,殿下治下之地,已然不逊于中原一国,不知可还满足。”

他眼神扫过苏毅身后的张良、贾诩,语气中那份“中原正统”的优越感,如同酒中微苦的药渣,难以忽视,悄然弥漫在空气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雍王终于图穷匕见,放下了酒杯,神色也郑重了几分,场间的喧嚣似乎都为之一静。

“瑞王殿下,本王此来,除了恭贺,亦有陛下的几句嘱托。”

他顿了顿,观察着苏毅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才继续说道,每一个字都带着分量。

“陛下以为,瑞王殿下当以现有疆域为重,好生治理,造福一方百姓。”

“若能与我大虞永结盟好,共同维护中原之秩序,则更是美事一桩。”

“陛下甚至可以考虑,正式承认殿下对北疆及大宁故地的管辖之权。”

这话语如同裹着蜜糖的毒药,承认苏毅的地位是诱饵,甜美之下潜藏着锋利的钩刺。

真正的核心却是最后一句,雍王的声音略微低沉。

“只是,还望殿下体谅中原各国唇亡齿寒之忧,莫要再向东用兵,以免徒增干戈,生灵涂炭。”

苏毅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他对雍王的示好与礼物,一一表示感谢,言辞恳切,挑不出半点瑕疵。

但对这所谓的“建议”,却只是含糊应道,语气温和却坚定。

“雍王殿下与大虞陛下的美意,本王心领了。”

“中原安定,万民福祉,亦是本王所愿。”

既不明确拒绝,也不轻易承诺,如同一团棉花,让雍王蓄满力道的一拳无处着力,只能消散于无形。

张良在一旁微笑不语,偶尔补充一两句场面话,滴水不漏,言语间尽显从容。

贾诩则如同殿中不起眼的影子,目光幽深,将雍王及其随从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尽收眼底,仿佛能洞悉人心。

使团在瑞王府盘桓数日,明面上的宴饮交际从未断绝,歌舞不休。

暗地里,曹正淳的东厂番役与毛骧的锦衣卫,却与大虞使团中那些隐藏的“绣衣使者”展开了无声的较量,夜色是他们最好的战场。

夜探、追踪、反制、截获,双方手段层出不穷,每一个角落都可能隐藏着杀机。

凭借主场之利与更胜一筹的组织调度,苏毅麾下的暗探们,总能棋高一着,让那些自视甚高的“绣衣使者”吃了不少暗亏,甚至有几名过于深入的探子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夜色里,再无踪迹。

这些细微的胜利,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不起眼,却也让苏毅对大虞的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评估,对方并非无懈可击。

“主公,那雍王,似乎并非与大虞朝堂铁板一块。”

一日深夜,贾诩单独向苏毅禀报,眼中闪烁着狐狸般的狡黠,声音压得极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