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苏毅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捧着刚刚送到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奏疏上墨迹未干,戚继光的字迹依旧工整有力,然而字里行间却弥漫着血与火的惨烈气息。
“日向滩血战,瀛洲水师全军覆没,萨摩武士十不存一,舰队折损过半……”
苏毅的目光在奏疏上缓缓移动,每一个字都让他的内心波澜起伏。
胜利的喜悦与将士的伤亡,在他心中交织成复杂的情绪。
“戚将军不愧是朕的良将。”
苏毅轻抚着奏疏,声音中带着隐隐的骄傲。
这一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华朝国威的彻底展现。
从今以后,再无人敢小觑华朝的军威。
殿内的大臣们静静等待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传旨。”
苏毅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日向滩血战有功将士,人人有赏!战死沙场之英烈,其家属享受朝廷抚恤!”
萧何连忙提笔记录,心中暗自惊叹陛下的大气。
这样的赏赐力度,足以让天下将士为之心动。
“另外,朕同意周瑜的判断。”
苏毅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够看透千里之外的战场。
“穷寇莫追,但瀛洲必须彻底平定。传令戚继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苏毅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传朕旨意,由戚继光、周瑜统领水师,肃清瀛洲沿海所有敌对势力。”
“白起、关羽、赵云、常遇春、张定边等统领陆军,兵分数路,对瀛洲本土展开全面招抚。”
殿内的大臣们屏息聆听,这道旨意将彻底改变瀛洲的命运。
苏毅的声音愈发坚定,每一个字都如同铁锤般敲击在众人心头。
“朕要让瀛洲知道,华朝的军威不可侵犯!”
……..
瀛洲,丰后国臼杵城。
白起身着银甲,立于城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城下,五万华朝精锐已经整装待发,旌旗猎猎作响。
新式的膛线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米尼弹的威力已经在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这些武器的射程和精度,都远超瀛洲军队的想象。
“将军,各路传檄已经发出。”
副将快步走到白起身边,声音中带着兴奋。
“不少瀛洲大名已经派来使者,表达归降之意。”
白起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这些瀛洲大名,当初组成“讨华同盟”时何等嚣张,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摇尾乞怜。
“墙头草而已。”
白起的声音冰冷如霜,没有丝毫的温度。
“不过,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倒也省却了不少麻烦。”
远处的山道上,尘土飞扬。
张仪率领的外交使团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大名的领地,进行分化瓦解的工作。
这位纵横家的传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正在瓦解瀛洲最后的抵抗意志。
“不过,听说长州藩的毛利氏依然负隅顽抗?”
白起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对于这些死硬分子,他从来不会手软。
“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华朝军威。”
……..
与此同时,长崎出岛。
霍克将军坐在昏暗的指挥舱内,面前摆着一张详细的海图。
残余的舰船停泊在港湾中,船身上的焦黑痕迹述说着日向滩血战的惨烈。
“将军,外面的包围圈越来越紧了。”
副官的声音颤抖着,眼中满是绝望。
华朝水师已经封锁了所有出海口,陆军更是步步紧逼。
他们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霍克将军紧握双拳,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支纵横海洋的舰队,会在这片东方海域遭遇如此惨败。
华朝军队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该死的东方人!”
霍克咬牙切齿,眼中满是不甘。
然而,愤怒并不能改变现实。
弹药已经所剩无几,粮食也即将耗尽。
更要命的是,船上的士兵已经出现了哗变的苗头。
“将军,要不我们投降吧?”
副官小心翼翼地提议,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霍克猛然回头,眼中迸发出狰狞的光芒。
“投降?你知道投降意味着什么吗?”
副官吓得后退一步,不敢再说话。
霍克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突围是死路一条,固守也是死路一条。
或许,投降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是,这对于骄傲的“带英”贵族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
就在此时,舱外传来激烈的喊杀声。
华朝水师已经开始了最后的攻击。
甘宁的战船如利箭般冲向港口,船头悬挂着猎猎作响的战旗。
“完了……”
霍克瘫倒在椅子上,所有的抵抗意志都被击得粉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