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月之后。

寿春城,已然换了人间。

苏毅立于王宫最高的观星台之上,俯瞰着这座被他亲手打碎又重塑的城市。

曾经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与死亡气息,早已被一种更加厚重、更加鲜活的东西所取代。

那是烟火气。

清晨的阳光洒落,城中坊市的街道上,人流如织。

卖炊饼的小贩高声吆喝,新开张的布庄挂上了鲜艳的彩绸,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城郊的田野间,那些刚刚分到土地的农夫们,正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狂热,伺候着属于自己的田地。

他们脸上的麻木与恐惧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皮肤下,那闪闪发亮的、对未来的憧憬。

整个寿春,就像一台被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械,每一颗齿轮,每一个零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疯狂而高效地运转着。

而驱动这一切的,不再是恐惧。

是希望。

是那份被盖上大夏王印的地契,是那份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未来。

“陛下。”

贾诩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苏毅身后,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张相与荀相传来捷报。”

“以寿春为样板,‘清丈田亩’与‘授田令’已在西楚十三郡全面铺开。”

“凡有官吏所至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些过去被世家豪族视为禁脔的隐田、私田,被当地农户主动揭发,一一清丈出来。地方豪强但有不从者,无需监察司动手,那些刚刚拿到地契的农户便自发组成乡勇,手持锄头棍棒,将其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贾诩的眼神复杂。

“民心,竟可为刀至此。陛下之策,已非权谋,近乎于道。”

苏毅没有回头,目光望向城东的方向。

在那里,一座恢弘建筑的基座已经拔地而起,数以万计的工匠在鲁班的指挥下,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地脉之气被引动,淡淡的灵雾在工地之上缭绕,让那座初具雏形的殿堂,平添了几分神圣与威严。

英灵殿。

大夏未来的圣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商鞅呢?”苏毅淡淡问道。

“廷尉大人五日前已出关。”贾诩的语气变得更加古怪,“他带着自己草拟的《大夏律》总纲,并未呈送御览,而是直接去了玄甲军大营。”

“嗯?”苏毅终于回过头,眉毛微挑。

“他请求秦琼将军,调拨了三千玄甲军,亲自为士卒讲解新法。”贾诩苦笑道,“他说,法之推行,必先强其骨干。军人,乃国之骨,当为天下表率,最先知法、懂法、畏法。”

“如今的玄甲军大营,每日清晨不再是操练喊杀,而是三千士卒齐声诵读律法的声音,场面……颇为震撼。”

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弧度。

这个商鞅,果然是个纯粹到极致的法家。

他不仅要立法,更要让律法,融入这个国家最强悍的暴力机器的骨髓里。

很好。

这正是他想要的。

就在此时,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恰到好处地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政令《授田令》深得民心,国运稳固,万民归心,人皇气运持续增长中!】

【当前增长速率:10点/时辰!】

一天,便是120点。

一月,便是三千六百点!

这还仅仅是西楚核心区域带来的反馈。

待到新政推行至整个西楚,乃至整个大夏,这个数字,将会达到一个何等恐怖的境地!

征服,带来的是一次性的巨额收益。

而治理,带来的,才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根基与底蕴!

苏毅心中豪情万丈。

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他看着下方那片欣欣向荣,却又因各地口音、习惯、度量方式不同而存在着无形隔阂的土地,一双眼眸变得深邃无比。

土地的统一,只是第一步。

人心的归附,是第二步。

而他,要走的是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他要将这个庞大的帝国,从文化、经济、思想的根源上,彻底融为一体!

“传朕旨意。”

苏毅的声音,在观星台上响起,清晰而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宣,荀彧、张居正、商鞅、鲁班,入宫议事!”

一个时辰后。

御书房内。

刚刚从各地奔波而回的四位大夏核心重臣,齐聚一堂。

他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寿春的变化,也明白陛下此番召集,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宣布。

苏毅没有一句废话,直接将一份刚刚由他亲手写就的圣旨,摊开在所有人面前。

圣旨之上,只有八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轰!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劈在四位人杰的脑海之中!

张居正呼吸一滞!

荀彧瞳孔骤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