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夏律》,可以开始动笔了。”
“朕要你,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三条,作为我大夏帝国之根本国策,写入律法总纲!”
苏毅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朕要你,为这三条国策,配上最严酷的刑罚!”
“凡新政推行之后,仍敢私用旧文、私造旧轨、私铸旧衡者,以叛国罪论处!”
“一人犯法,全族连坐!”
商鞅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封脸庞,在这一刻,微微抽动了一下。
他缓缓抬头,那双没有感情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一丝近乎于“狂喜”的认同感。
以最严酷的律法,为最伟大的变革,保驾护航!
这,才是他商鞅毕生追求的,法与术的完美结合!
“臣……遵旨!”他的声音沙哑,却字字如铁,“三日之内,臣必将《三轨同风铁律》呈上!”
至此,一项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浩瀚工程,被苏毅清晰地分解,并交付给了最合适的四个人。
文教,荀彧掌之。
工造,鲁班掌之。
推行,张居正掌之。
法戒,商鞅掌之。
四位顶尖人杰,如四根擎天巨柱,撑起了苏毅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构想。
他们躬身退下,每个人的背影,都带着一股奔赴战场般的决绝与悲壮。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
苏毅缓缓走到沙盘前,看着那片已经插满大夏龙旗的疆域,眼神深邃。
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书同文,车同轨,固然是千秋伟业。
但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些,望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当文字统一,民智开启之后呢?
官学、私学、郡学、国子监……一套全新的,为帝国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教育体系,将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
而科举,这柄足以打破阶级固化,收拢天下英才的无上利器,也将在那时,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
苏毅负手而立,俯瞰着脚下的万里江山。
他的霸业,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