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城,旧王宫。
如今,这里已经挂上了“大理寺”的牌匾。
曾经歌舞升平的殿宇,被改造成了一间间堆满卷宗的档案室,空气中弥漫着墨迹与陈年竹简混合的独特气味。
狄仁杰手持亢龙锏,站在一间巨大的档案室中央。
他的面前,是三千七百四十二份卷宗,堆积如山。
每一份卷宗,都代表着一个在寿春城破后,被监察司或东厂处决的亡魂。
一名从玄甲军中抽调而来、眼神锐利的年轻军官正向他汇报。
“狄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将所有卷宗按‘事由’、‘执行人’、‘证据链’三个标准进行了初步分类。”
“其中,证据确凿,罪大恶极者,共计两千一百一十五人。”
“事出有因,但证据不足,存在‘听风捕影’嫌疑者,共计一千零九十三人。”
“而剩下的五百三十四份卷宗……”
军官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证据链严重缺失,甚至只有告发人的一面之词,极有可能……是冤案。”
狄仁杰的面色没有丝毫变化,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古井无波。
他只是伸出手,在那五百三十四份卷宗上,轻轻拂过。
“陛下要的,是公道。”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凡枉杀者,必追其责。”
“凡构陷者,必受其刑。”
“亢龙锏在此,上审公卿,下查酷吏。告诉下面的人,放手去查,任何阻力,本官一力担之!”
“是!”
年轻军官的眼中,迸发出狂热的敬仰。
他知道,一场席卷大夏内部执法体系的风暴,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位端坐于九天之上的年轻帝王。
他不仅要开疆拓土,更要在这片他亲手打下的江山上,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朗朗乾坤!
……
与此同时。
北元,王庭金帐。
草原的雄鹰在苍穹上盘旋,金帐之内,气氛却压抑得仿佛凝固的牛油。
北元大汗,博尔忽,这位曾经凭借弯刀与铁骑,让周边诸国闻风丧胆的草原雄主,此刻正死死地盯着跪在下方的探子,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你再说一遍!”
“西楚……亡了?”
他的声音沙哑,如同两块粗糙的石头在摩擦。
那名探子浑身抖如筛糠,颤声道:“回……回大汗,千真万确!半月之前,大夏主帅白起破城,西楚国君熊完自焚,寿春……寿春城内,所有世家贵族,尽数被屠!”
“京观!那苏毅,筑起了一座高达百丈的京观!”
“屠尽贵族?筑京观?”
金帐之内,一片哗然。
一名身材魁梧如熊的万夫长猛地站起,怒吼道:“那苏毅就是个疯子!屠城,他就不怕西楚之地处处反叛,将他那几十万大军活活拖死在里面吗?”
探子的脸色变得更加惨白,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带着极致的恐惧。
“不……没有反叛……”
“那苏毅,在屠尽贵族之后,颁布了一道……一道名为《授田令》的国策。”
“他将所有从贵族手中没收的田地,全部分给了那些一无所有的泥腿子!!”
“如今的西楚,非但没有叛乱,反而……反而万民归心!那些分到地的农夫,自发地为大夏军看守城池,抓捕乱党!他们……他们都称苏毅为……圣君!”
轰!
《授田令》!
这三个字,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狠狠劈在金帐内所有北元贵族的头顶!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复杂的政治,但他们能听懂这道命令背后那简单粗暴的逻辑!
杀了有钱人,把钱分给穷人!
然后,穷人就会拥护他,为他卖命!
这……这是何等恶毒,却又何等有效的阳谋!
大汗博尔忽的身体晃了晃,一屁股坐回了虎皮大椅上,眼神瞬间变得空洞。
他怕的不是白起的屠刀,不是吕布的画戟。
他怕的,是这道《授田令》!
北元看似强大,但内部同样充满了压迫。他们这些大贵族,占有着最大片的草场,最肥美的牛羊,而底层的牧民,同样食不果腹。
若是苏毅的大军打过来,将他们这些贵族也筑成京观,然后把草场分给那些穷苦的牧民……
博尔忽不敢再想下去,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
“报!大汗!南越国特使,求见!”
博尔忽眼中闪过一丝烦躁,但还是沉声道:“让他进来!”
很快,一名身着华服,神情倨傲的南越特使,在一众北元将领不善的目光中,走入金帐。
“外臣,参见北元大汗。”
特使只是微微躬身,便直言不讳地开口。
“我王命我前来,是想问问大汗。当初三国盟约,约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何大夏攻打我西楚盟友之时,大汗的铁骑,却在北境草原上,迟迟按兵不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