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洗,月华如霜。
大夏的边境线上,一支支精锐的斥候部队,正无声地执行着一道来自寿春王宫的、堪称诡异的命令。
他们没有携带刀剑,没有背负弓弩。
他们每个人的马背上,都驮着沉甸甸的、刚刚从工坊里运出来的油布包。
“都听好了!”
一名玄甲军的百夫长压低声音,对着麾下的士兵训话,他的眼神里混杂着军人的绝对服从与一丝难以理解的困惑。
“陛下的旨意很简单!”
“越过边境线,把这些纸,给老子全部扔出去!扔到北元的草场上,扔到南越的田埂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扔!”
“记住,只扔东西,不杀人!扔完就撤,绝不恋战!”
“是!”
整齐划一的低喝声中,无数的黑影,如同暗夜里的飞蝗,悄无声息地越过边境。
他们将一卷卷印刷精美的纸张,洒向了沉睡的敌国土地。
那上面,没有劝降的檄文,没有威胁的言语。
有的,只是用最简单直白的文字,清晰阐述的《授田令》与《科举令》。
那上面画着的,是分到土地的农夫喜极而泣的笑脸,是贫寒学子走进官学时挺起的胸膛。
这不是战争。
这是诛心。
是那位大夏帝王,从另一个维度,对他的敌人们,发动的降维打击。
……
寿春,御书房。
苏毅的面前,摆着一张纸。
一张与洒向敌国的那百万份宣传单,材质完全相同的纸。
它轻薄,洁白,却又带着惊人的韧性。
最关键的是,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陛下!幸不辱命!”
工部尚书鲁班,这位平日里不修边幅的神匠,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呈现的不是一张纸,而是他此生最伟大的杰作。
“臣,遵陛下指点,以树皮、麻头、破渔网为料,简化沤、捣、抄、烘等十二道工序,终成此‘还情纸’!”
“此纸,成本不及旧纸一成!臣已下令,在西楚十三郡,各建一座造纸坊,日夜赶工!一月之内,必能让我大夏官学学子,人人用纸无忧!”
“好!鲁大师,国之栋梁也!”
苏毅拿起那张纸,指尖能感受到那细腻又坚韧的质感。
这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的,将是一个文明的跃迁!
它意味着知识的传播成本,被无限拉低!
【叮!检测到宿主麾下人杰鲁班成功改良造纸术,极大推动文明进程,帝国根基“文道”大幅巩固!万民向学之心被引动,国运提升!】
【人皇气运+3000点!】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响起,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人皇气运,经过之前的消耗,再次回升到了接近两万点。
距离那本《天工开物》,又近了一步。
然而,不等他细看。
内侍官尖细的嗓音在门外响起。
“启禀陛下,大理寺卿狄仁杰,求见。”
苏毅眼眸微动。
算算时间,也该有结果了。
“宣。”
片刻之后,狄仁杰手捧亢龙锏,步履沉稳地走入御书房。
他的脸色,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凝重,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里,酝酿着一股压抑的风暴。
“臣,参见陛下。”
“平身。”苏毅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狄卿行色匆匆,想必是那三千旧案,有眉目了?”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了一份独立的卷宗,双手呈上。
“陛下,三千七百四十二份卷宗,臣与大理寺同僚,日夜不休,已复核大半。”
“其中,确有五百三十四案,证据缺失,定罪草率。但念及当时城破混乱,监察司与东厂为求速安地方,手段酷烈,尚可理解。”
“但,这一案,臣以为,罪无可恕,法无可赦!”
他的声音,字字如铁,掷地有声。
苏毅接过卷宗,缓缓打开。
案情,并不复杂。
死者,是寿春城外的一个粮商,名叫钱通。
罪名,是“私通西楚旧部,意图谋反”。
执行机构,是监察司!
执行人,是监察司的一名百户,名叫李默。
而所谓的证据,只有一份来自邻里的“告发信”。
信中所言,钱通曾在酒后大骂大夏军队,并扬言要联络西楚残部,夺回寿春。
监察司百户李默,接信之后,未做任何调查,便直接带人上门,将钱通一家老小,共计一十一口,全部当街斩杀。
卷宗的最后,附着大理寺的复核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只有短短几行字,却看得人触目惊心。
告发者,名为孙绍,是钱通的邻居,也是他的生意对头。两人曾因抢夺一批粮食货源,结下深仇。
而那名执行此案的监察司百户李默……其妻,正是告发者孙绍的亲妹妹。
一桩借刀杀人、公报私仇的阴毒构陷,清晰地浮现在纸面之上。
更可怕的是,这种事情,绝不是个例。
这代表着,监察司那“听风捕影”的无上权力,已经开始被下面的人滥用,变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屠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