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63章 独立的行囊:暗度陈仓与决裂前的序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独立的行囊:暗度陈仓与决裂前的序曲

四月芳菲尽,五月榴花照眼明。汉城的天气彻底转暖,空气中弥漫着草木蓬勃生长的气息。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这最后两个月的时光,如同沙漏中不断流逝的细沙,充满了毕业前最后的忙碌与对未来的憧憬不安。然而,在郑银珠的人生规划里,这份属于校园的离愁别绪早已被更具体、更迫切的准备工作所取代——为她即将到来的汉城生活,置办行装。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购物,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筹备”,一次经济与精神双重独立的实战演练。

一个周六的清晨,早上6点起床,洗漱完,做完早餐,吃完自己那份,就早早出了门。她的书包比平时更沉一些,里面装着一个小巧但结实的帆布手提袋,以及她仔细罗列的采购清单。她没有选择南原最繁华、物价也最高的市中心百货公司,而是熟门熟路地拐进了几条街外一个规模较大、以价格实惠着称的集贸市场。

市场里人声鼎沸,充满了市井的活力。银珠目标明确,脚步轻盈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她的清单详尽而实用:

衣物类: 两套换洗的、耐磨耐脏的深色衣裤(用于解剖实验或日常劳作),几件简洁舒适的棉质内衣和袜子,一件厚实的外套以应对汉城可能更早到来的秋凉。她仔细检查布料厚度和针脚,与摊主熟练地讨价还价,语气平和却坚定。

生活用品类: 一个容量适中的暖水瓶,一个结实耐用的饭盒,一套洗漱用品(毛巾、牙刷、肥皂),还有针线包、剪刀、手电筒等零碎却必要的小物件。

学习用品类: 一沓最便宜但实用的笔记本,几支不同型号的铅笔和一支钢笔,一瓶墨水,一把刻度清晰的塑料直尺。至于昂贵的参考书,她计划到汉城后利用图书馆或旧书市场。

每买好一样,她就在清单上轻轻划掉一项,动作利落,眼神专注。她计算着每一笔开销,确保钱都花在刀刃上。这种超越年龄的规划能力和持家本事,引得摊主都忍不住夸赞:“小姑娘,真会过日子!是给家里买东西吗?”

银珠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作答。这种自给自足的踏实感,让她内心充满力量。这花的,是她自己赚来的、妥善保管的钱,与那个名为“家”的地方,毫无关系。

『欧尼,我们真的可以靠自己生活得很好。』原身银珠的意识感受着这份掌控自己生活的充实,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轻快和期待。

“这只是开始。”穿越者银珠冷静地回应,但心底同样涌动着对崭新生活的向往。将采购好的物品仔细装进手提袋,她感到的不是行李的沉重,而是翅膀逐渐丰盈的轻盈。

采购完毕,银珠并没有直接回双门洞,而是绕道去了冠岳洞。用钥匙打开那扇属于自己的房门,一股混合着淡淡灰尘和阳光味道的空气扑面而来。这里,是她真正的避风港和未来的起点。

她将新购置的物品一一归位。衣服叠好放入衣柜(与那些重要的证件、资产证明分开放置),生活用品整齐摆放在厨房和卫生间,学习用具则放在书桌上。她仔细擦拭了家具上的浮尘,检查了水电开关,给窗台上的几盆绿植浇了水。这些绿植是她之前从路边挖来的野花,生命力顽强,象征着不屈的意志。

站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看着自己亲手布置的一切,银珠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喜悦。这里虽然简陋,却充满了自由和希望的气息。她甚至提前买好了米、面和一些耐存放的调味料,塞满了小冰箱。确保在她抵达汉城的第一时间,就能立刻安顿下来,无需为基本生活发愁。

这个小小的空间,是她对抗过去、奔赴未来的坚实堡垒。每一次来到这里,都像是在与过去那个压抑、无助的郑银珠做一次无声的告别。

当银珠在为自己的新生活积极准备时,双门洞的郑家,则继续在一种压抑的僵持中滑向未知的深渊。

金珠从东西大学回来度周末时,家里的气氛会短暂地“活跃”一下,但这种活跃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虚伪和算计。

“欧妈!你看我这条裙子,是我们社团演出要穿的,大家都买得很好,就我的最土气!”金珠拿着一条其实并不算旧的花裙子,在朴贞子面前抱怨。

朴贞子立刻心疼地接话:“哎一股,我们金珠怎么能比别人差?要多少钱?欧妈给你!”

“至少要五万块呢!”金珠狮子大开口,“还有化妆品也要换新的……”

这时,坐在一旁看报纸的郑汉采会冷不丁地插一句,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硬:“家里没那么多闲钱。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不是攀比。”

金珠立刻嘟起嘴,摇晃着朴贞子的胳膊:“欧妈!你看阿爸!”

朴贞子脸色难看,想反驳丈夫,但看到郑汉采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和日益锐利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能含糊地说:“……下次,下次欧妈再给你想办法。”

这一幕幕,银珠冷眼旁观,心中毫无波澜。金珠依旧沉浸在她虚荣的世界里,试图通过索取来获得安全感,而朴贞子那点可怜的掌控欲,也只有在纵容金珠时才能得到些许满足。这个家畸形的互动模式,并未因银珠的即将离开而改变,反而因为经济上的微妙变化(郑汉采稿费增加但控制更严)而显得更加扭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