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72章 第一课、新友与远方的回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第一课、新友与远方的回音

九月的汉城,天空是那种洗过般的湛蓝,高远而澄澈。夏日的溽热终于让步于初秋的清爽,微风拂过冠岳区,带来草木将枯未枯的独特气息,夹杂着一丝凉意。道路两旁银杏树的边缘已悄然染上些许金黄,如同为崭新的学期勾勒出一道璀璨的金边。

这天,是汉城大学医学院正式开学的日子。校园仿佛一夜之间从沉睡中苏醒,宁静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汹涌的人潮和蓬勃的生气。主干道上,随处可见拖着崭新行李箱、脸上交织着憧憬、兴奋与些许迷茫的新生,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声名显赫的学术殿堂;而更多则是行色匆匆、怀抱书本、已然完全进入状态的学长学姐,他们的步伐坚定,眼神专注,与新生形成了鲜明对比。

银珠穿着前一天晚上特意熨烫平整的白色棉质衬衫和一条合身的深蓝色长裤,脚上是舒适的平底鞋。她背着那个洗得有些发白但干净整洁的帆布包,里面塞满了笔记本、教材、笔袋,以及她惯用的那本厚重《汉韩医学辞典》。她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步伐沉稳,心情是一种奇异的混合体——表面是湖水般的平静,深处却激荡着不易察觉的波澜。这一天,她等待了太久,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周围那些大多还沉浸在脱离家庭束缚、享受自由空气的新生不同,她的目光里没有过多的新奇与雀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以及如同瞄准靶心般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感。

『开学了……真的……开始了……』心底最深处,一个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遥远彼岸的回响轻轻掠过,如同将一颗最细小的石子投入无波的深潭,只激起一圈几乎肉眼难以察觉的涟漪,便迅速扩散、淡化,最终归于彻底的沉寂。那是原身银珠留在世间的最后一丝意识残响,带着一种夙愿得偿后的深深慰藉与释然,却已再无半分力量能掀起任何情绪的波澜。穿越者银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灵魂层面的最终融合与平静,她轻轻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将那份属于“郑银珠”过去的、复杂的怅惘与感慨稳稳压下,迈开步伐,坚定地走向那座庄严肃穆的医学院主楼。

第一节课是《医学导论》,安排在医学院最大的一间阶梯教室。能容纳近两百人的教室此刻座无虚席,空气里混合着新书本印刷油墨的清香、地板蜡的味道,以及上百名年轻学子身上散发出的、带着紧张与期待的蓬勃朝气,形成一种独特的“开学氛围”。银珠没有选择最前排正中那种备受瞩目的位置,而是找了个靠前但略微偏左的座位坐下,这里视野良好,又能让她保持一定的观察距离。她从容地从包里拿出崭新的笔记本和几支不同颜色的笔,整齐地放在桌面上,然后静静等待。

上课铃声清脆地响起,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一位头发银白、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教授,步履稳健地走上讲台。他身着合体的深色西装,气质儒雅,目光温和却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他环视台下济济一堂的年轻面孔,脸上露出一个饱含深意的微笑。

“同学们,上午好。”他的声音不高,却低沉有力,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权威,瞬间抓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注意力。“我是姜成勋,本学期负责为大家讲授《医学导论》这门课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汉城大学医学院,欢迎各位优秀的年轻人来到这里,选择踏上这条充满未知挑战、却也承载着无上荣耀的医学征途。”

他没有立刻切入生硬的理论知识,而是像一位引路人,从医学漫长而曲折的起源讲起。他谈到远古时代巫医不分的蒙昧,谈到希波克拉底誓言在西方医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再到现代医学随着科技发展而取得的惊人飞跃。他的讲述并非枯燥的年表罗列,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辨。

“很多人认为,医学的核心是技术,是精准的操作和先进的药物。”姜教授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充满感染力,“但我想告诉诸位,医学的本质,或许更接近于一句古老的格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技术固然重要,但一颗仁心,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才是支撑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根本力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仿佛要将这份沉重的嘱托烙印在他们心中。“……你们手中这支看似普通的笔,未来可能书写的是一张张决定患者命运的处方;你们这双此刻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将来需要练就洞察最细微疾病征兆的能力;而你们的这双手……”他抬起自己的手,缓缓握紧,“未来或许将托起新生的婴儿,或许将进行精密的手术,也可能……只是在患者最无助时,给予他们一丝温暖的支撑。在这里,在汉城大学医学院,你们要学习的,绝不仅仅是书本上冰冷的知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生命至高无上的敬畏之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