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122章 初试锋芒,仁心可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初试锋芒,仁心可鉴

第一百二十二章:初试锋芒,仁心可鉴

汉城大学医院内科病房的夜晚,并不比白天宁静。监护仪的滴答声、患者偶尔的咳嗽呻吟、护士们轻柔的脚步声,交织成医院特有的夜曲。银珠值第一个夜班,她仔细查阅着交班记录,将重点病人的情况默记于心。虽然疲惫,但精神高度集中。

“郑医生,3床患者金老先生咳嗽加重,呼吸有点急促,血氧饱和度降到92%了。” 一位经验丰富的朴护士快步走过来,语气带着一丝紧迫。

银珠立刻放下记录本:“我去看看。”

病床上,一位七十多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人正费力地喘息着,脸色有些发绀。银珠迅速上前,一边安抚老人:“阿伯暨,放轻松,慢慢呼吸,我是郑医生,没事的。” 一边熟练地拿起听诊器检查他的肺部。

双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情况确实在恶化。银珠冷静地吩咐朴护士:“准备面罩吸氧,流量5升/分。抽血查血气分析。把氨茶碱准备好。” 她回忆着金老先生的白日医嘱,他对常用的β受体激动剂反应不佳,而氨茶碱需要非常谨慎地控制滴速。

“郑医生,氨茶碱的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 朴护士确认道,这是常规流程,也是对这位新来实习医生的考验。

银珠脑海中飞快计算着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情况,流利地回答道:“负荷剂量按5mg/kg,缓慢静推,不少于20分钟。维持剂量0.5mg/kg/h,用输液泵控制。注意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 她的语速平稳,指令清晰。

朴护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立刻去准备了。银珠守在床边,密切观察着老人的生命体征,调整着氧流量,并轻声解释着每一步操作,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

氨茶碱缓缓推入,几分钟后,老人的喘息似乎平缓了一些,血氧饱和度也逐渐回升到95%。银珠稍稍松了口气,但不敢懈怠,继续守在床边观察。

这时,护士站的电话响了起来,另一名护士接听后,焦急地喊道:“郑医生!急诊室来电,有个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情况危急,需要内科急会诊!值班的专科医生在楼上抢救另一个病人,暂时下不来!”

银珠的心猛地一紧。急性心梗!这是生死攸关的急症,通常需要高年资医生处理。她只是一个第一天值夜班的实习医生。

“郑医生,怎么办?要不我马上联系二线值班教授?” 朴护士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银珠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从打电话到教授赶来需要时间,而心梗患者每分每秒都至关重要。“把急诊电话接过来,我先了解情况。” 她果断地说。

电话里,急诊科医生语速极快地汇报:“患者男性,58岁,突发胸痛一小时,伴大汗淋漓,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ST段抬高,血压90/60,心率110次/分。已经建立静脉通路,给了阿司匹林嚼服。需要马上决定是否溶栓或者安排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有出血风险,需要严格评估禁忌症;而急诊PCI需要激活导管室和介入团队,更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决策。这个重担,此刻压在了银珠肩上。

“患者意识清楚吗?有无出血倾向病史?近期有无手术或外伤?” 银珠快速追问关键信息,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心肌梗死急救指南的每一个细节。

“意识清,无相关病史。家属就在旁边确认了!”

时间不等人。银珠知道,对于ST段抬高型心梗,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她想到医院的规定,在上级医生无法立即到场时,实习医生在充分评估并电话请示后,有权启动急救流程。

“立即准备溶栓治疗!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按标准剂量。同时,立刻联系心内科介入团队,准备急诊PCI,双轨进行!我马上下来!” 银珠下达了指令,声音坚定,不容置疑。她选择最积极、最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案。

挂断电话,她快速对朴护士交代了3床患者的后续观察要点,然后几乎是跑着冲向急诊室。她一边跑,一边用手机拨通了二线值班教授的电话,简要汇报了情况和她的处置。

急诊抢救室里,气氛紧张。患者痛苦地呻吟着,家属在一旁慌乱无措。银珠冲到床边,再次快速确认了患者的体征和心电图,核对无误后,向急诊科护士确认:“rt-PA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开始输注!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和出血迹象!” 银珠下令,同时转向家属,用尽量平稳的语气解释:“阿伯暨是急性心肌梗死,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溶栓治疗,这是打通堵塞血管最快的方法之一。同时已经联系了介入科医生,准备必要时做手术。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尽全力。”

她的冷静和专业,像一颗定心丸,让慌乱家属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