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心总部大楼的顶层,保密办公室的百叶窗严丝合缝,将正午的烈阳挡在窗外,只漏进几缕细碎的光,落在墙角那台泛着冷金属光泽的防磁柜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电子设备特有的微热气息,每一寸空间都透着 “闲人免进” 的肃穆 —— 这里是整个苍穹之心的 “禁地核心”,除了苏念,哪怕是刘工、姜柠这样的核心骨干,没有双重授权也绝难踏进一步。
苏念刚结束一场跨国视频会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还残留着触控笔的冰凉触感。屏幕上还停留在非洲保护区传来的反馈报告,“守望者” 无人机又成功拦截了一起盗猎行动,附带的照片里,犀牛群在草原上悠闲踱步,背景是夕阳染红的天际。她嘴角刚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办公室外突然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不是平日里熟悉的助理小陈,而是一种带着刻意克制的、沉稳的节奏。
“咚咚 ——” 敲门声短促而有规律,三下一组,间隔一秒,正是公司内部约定的 “特级事务” 联络信号。
苏念眸色微凝,抬手按了按桌下的隐蔽按钮 —— 这是启动办公室一级安防的开关,瞬间,门窗缝隙处的电磁屏蔽层自动激活,连空气中的信号都仿佛被冻结。“进。”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门被推开一条缝,进来的是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身形挺拔如松,领口别着一枚不起眼的银色徽章,上面刻着极小的 “龙卫” 二字。苏念心中一动 —— 这是国内负责特殊物资转运的专属信使,等闲不会出动,除非是涉及国家级机密的物件。
男人没有多余的动作,先是双手递上一份黑色的证件,封皮烫金,印着国徽,证件内页的信息经过特殊防伪处理,在灯光下泛着暗纹。苏念接过仔细核验,确认无误后,男人这才从随身的防磁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盒子,盒子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凹槽,正好能与苏念办公桌上的特制接口对接。
“苏总,此件为‘绝密’级,按照流程,需您亲自接收、拆封,全程需在安防系统监控下完成,接收后 24 小时内需给出回复。” 男人的声音低沉,不带任何情绪,“另外,发件单位代号为‘启明’——”
“启明” 二字一出,苏念握着盒子的指尖猛地一紧,连呼吸都顿了半拍。她太清楚这个代号的分量了 —— 业内人都知,“启明” 二字,堪比 “尚方宝剑”,凡出自此处的函件,非关乎国之重器、空天安全的大事绝无可能。此前她虽因 “雪鸮” 无人机在高原救灾的出色表现,与相关部门有过几次接触,但从未接到过来自 “启明” 的直接函件。
男人见她神色变化,却依旧面不改色,只待她确认接口对接无误,屏幕上弹出 “身份核验通过,可拆封” 的提示后,便微微颔首:“后续流程已同步至安防系统,我在外等候回复。” 说完,他倒退着退出办公室,将门轻轻合上,仿佛从未出现过,只留下那只黑色盒子在桌上,像一块投入静水的巨石,在苏念心中掀起千层浪。
苏念深吸一口气,指尖在盒子的凹槽处轻轻一按 —— 这是她的指纹解锁区域。“咔嗒” 一声轻响,盒子缓缓打开,里面没有繁杂的文件,只有一张薄薄的米黄色信纸,纸质细腻如绸,边缘经过特殊处理,不易留下折痕。信纸上方,用毛笔书写的 “绝密” 二字力透纸背,笔锋凌厉如剑,下方是打印的正文,字体工整,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压迫感:
“致苍穹之心苏念同志:现启动‘云鹏’项目联合攻关计划,该项目为新型高空高速侦察 / 打击平台研发,旨在突破临近空间(Near-space)作战应用瓶颈。目前项目在超长航时动力系统、耐高温低温复合材料两大核心领域遇阻,技术瓶颈已持续三月有余,经多轮评估,贵司在无人机动力集成、特种材料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符合联合攻关要求。特邀苍穹之心技术团队以‘外部专家’身份参与,核心目标:解决临近空间环境下持续滞空 720 小时以上、极端温差(-80℃至 150℃)下热管理稳定两大难题。盼复。发件:启明研究院。”
短短百余字,苏念却反复读了三遍,每一个字都像带着千钧之力,砸在她的心上。“临近空间”“高空高速侦察 / 打击平台”“720 小时滞空”“极端温差热管理”—— 这些词汇,每一个都代表着当前航空科技领域的 “硬骨头”,比她之前攻克的任何一个民用技术难题都要难上百倍。
若是说之前对抗腾达的 “釜底抽薪”,是 “狭路相逢勇者胜” 的商业博弈;应对 “暗星” 组织的窃密,是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的技术攻防,那这次的 “云鹏” 项目,便是真正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要在人类目前尚未完全掌控的临近空间,打造一款 “国之重器”,其战略意义,远超任何商业成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