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新的尝试: 在相对稳固的技术基础上,“燧人氏”系统适时提供了60mm轻型迫击炮的简化设计图和工艺要点(林峰再次以“偶然获得的国外资料”为名)。尽管材料和生产工艺要求更高,但这为“磐石”指明了下一个攻坚方向。同时,利用缴获的电台零件,尝试修复和组装简易电台的工作也已展开。
如今的“磐石”,已不再是藏在溶洞里的手工作坊,而是一个拥有多个车间、数百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研发和批量生产能力的小型兵工厂。机器轰鸣声日夜不息,成为了支撑纵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后盾。
站在红旗堡扩建后的指挥部门前,林峰望着山下操练的新部队,听着远处“磐石”方向隐约传来的机器声,心中豪情与压力并存。队伍壮大了,家底厚实了,但他知道,日军绝不会坐视一个如此强大的对手在身边成长。更残酷的“扫荡”,更复杂的斗争,必将接踵而至。
“燧人氏,”他在心中默念,“我们准备好了吗?”
【综合评估:部队规模与战斗力显着提升,军工体系初步建立,根据地更加巩固。】
【风险预警:目标增大,必然招致更猛烈打击。能源水平32%,新模块‘初级战略预警’解锁条件接近满足。】
【结论:已具备应对更大规模常规作战之基础,需警惕敌方非常规手段。】
林峰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他知道,独立第一纵队这艘已然成型的巨舰,即将驶向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凶险未卜的深水区。而他,必将带领这支英雄的队伍,在这抗战的洪流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