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 第109章 寒炉捣浆制新纸,暖帐筹谋建学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寒炉捣浆制新纸,暖帐筹谋建学宫

腊月的风卷着枯枝掠过新城区的工地,规划中的工业区已清出一片平坦空地,四排木架撑起的茅草顶临时棚屋刚搭好,土墙还泛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张轩踩着冻土走进最东侧的棚屋,里面生着两堆炭火,暖意驱散了冬寒,禾正带着两个侍女整理墙角的芦苇——这些是三天前让渔业部从河边割来的干枯植株,此刻已捆扎得整齐,堆成半人高的小山。

“神尊,芦苇都挑过了,老根和枯叶都去掉了,”禾迎上来,接过张轩脱下的厚兽皮袄,叠放在一旁铺着麻布的木椅上,“阿瑶和青羽去后勤坊取石灰了,鹿溪带着人在清洗麻布,就等神尊来了。”

张轩点头,走到棚屋中央的石砌池子边——这是昨天让建设部临时砌的,池底铺着夯实的黄泥,不漏水。他弯腰摸了摸池壁,还带着炭火的余温:“冬天天寒,浆水容易冻,一会儿煮料的时候多烧两盆炭火。”

说话间,阿瑶和青羽提着陶罐走进来,罐子里的石灰粉泛着白花花的光泽:“神尊,石灰取来了,风长老说这是最好的块灰敲碎的,纯度高。”青羽将陶罐放在石池旁,顺手给炭火添了块松木,火苗“噼啪”窜高了些。

鹿溪也带着溪月、木槿走进来,手里捧着几张洗干净的麻布,麻布细密平整——这是手工业坊刚织出的新布,专门留着做滤材用的:“神尊,麻布晾得半干了,韧性正好,应该能滤住纸浆。”

张轩看着围在身边的七位妻妾,她们穿着统一的麻布长裙,外面罩着厚兽皮坎肩,脸上带着好奇。自从律法定下后,他就宣布自己和妻妾们不再参与部落劳动,除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其余时间都跟着他学习文字和算数,如今个个能写会认,成了联盟里仅有的“识字群体”。

“以前咱们记东西、写律法,都用兽皮,”张轩拿起一张粗糙的兽皮卷,上面用炭笔写着几条律法条文,“兽皮又重又贵,一张兽皮只能写几十个字,以后族人多了、事情杂了,根本不够用。今天咱们做一种新东西,叫‘纸’,又轻又便宜,一张能写几百个字,以后记东西、教族人写字,全靠它。”

妻妾们眼睛都亮了,千惠是最晚归附的,之前在黑莽部从没见过文字,此刻凑得最近:“神尊,这纸真的能做出来吗?比兽皮还好用?”

“能。”张轩笑着点头,指着墙角的芦苇,“就用这个做。”

他先让人将芦苇切成半尺长的小段,倒进石池里,再倒入石灰粉,最后灌满从河边挑来的温水:“石灰能泡软芦苇的硬壳,把里面的纤维泡出来,咱们得泡三天,每天换一次水,把石灰味冲干净。”

阿瑶蹲在池边,用木棍搅拌着芦苇段,石灰水泛起白色的泡沫:“神尊,泡软之后呢?是不是要像捶打兽皮那样捶碎?”

“差不多,但得更细。”张轩指着棚屋角落的石臼和木捶,“泡软的芦苇要放进石臼里捶,捶成烂泥一样的‘纸浆’,越细越好,这样做出来的纸才平整。”

接下来的三天,棚屋里天天热气腾腾。妻妾们轮着班照看石池,每天清晨换一次水,傍晚用木棍搅动芦苇,看泡发的程度。侍女们则忙着烧炭火,保证棚屋温度,偶尔有路过的手工业坊族人好奇地扒着门缝看,看到石池里泡着的芦苇,都一脸疑惑——谁也不知道神尊和夫人们在做什么稀奇事。

第四天一早,张轩刚走进棚屋,禾就迎上来:“神尊,芦苇泡好了,一捏就碎,石灰味也冲干净了。”

张轩走到池边,拿起一段芦苇,轻轻一捏,茎秆就化作了柔软的纤维,满意地点点头:“开始捶浆。”

妻妾们立刻动起来,阿瑶和青羽抬着泡好的芦苇段倒进石臼,溪月和木槿抡起木捶捶打起来。木捶重重砸在芦苇上,发出“咚咚”的声响,震得棚屋顶上的茅草都簌簌往下掉。鹿溪站在一旁,时不时往石臼里加些温水,让纤维更容易捶碎。

张轩则坐在一旁的木椅上,禾给他端来一碗温热的蜂蜜水,千惠给他剥着野果。他看着妻妾们忙碌的身影,偶尔指点两句:“捶得再细些,把纤维都打散,别留硬块。”

捶浆花了整整一个上午,芦苇段终于变成了细腻的纸浆,颜色呈浅黄,像浓稠的泥浆。侍女们端来清水,倒进石臼里稀释纸浆,鹿溪用木勺搅拌均匀,直到纸浆变得稀薄却能看见悬浮的纤维。

“下一步,抄纸。”张轩站起身,走到棚屋另一侧的木架旁——这里搭着一个简易的抄纸架,木框上绷着细密的麻布,四角用绳子固定得牢牢的。“把这个架子放进纸浆里,轻轻晃动,让纤维均匀附在麻布上,然后慢慢提起来,沥干水分,一张纸的雏形就有了。”

他拿起抄纸架,示范着放进装满纸浆的木盆里,左右晃动了几下,然后稳稳提起。麻布上立刻附上了一层薄薄的纤维膜,水顺着麻布的缝隙往下滴,在地上积成一小滩。

“我来试试!”阿瑶最是活泼,立刻接过抄纸架,学着张轩的样子放进木盆。可她力气没掌握好,提起来的时候晃得太厉害,纤维膜一边厚一边薄,还破了个小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