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 > 第136章 照片背后的迷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白云宾馆那场透着古怪的商务酒会回来,晓燕一夜都没睡踏实。脑子里反复浮现着沈安妮那张明媚的脸,和那张泛黄照片上与自己手中冯家全家福里极为相似的女子容颜。冯秀兰?冯秀娥?仅一字之差,容貌如此相像,这绝不可能只是巧合!

顾知行那边动作很快,第二天下午就带来了初步打听来的消息。

“沈安妮的安妮国际贸易公司,在香港注册时间不长,但资金似乎还算雄厚,主要从事一些轻工产品和特色食品的转口贸易。她本人是香港出生,但母亲确实是从大陆过去的,至于是否姓冯,叫秀兰,还需要进一步核实。”顾知行眉头紧锁,“奇怪的是,我托人问了一圈,没人知道她母亲的具体情况,像是……被刻意模糊了。”

“刻意模糊?”晓燕的心沉了下去。

“嗯。而且,我查到一点有意思的,”顾知行压低声音,“韩淑珍那个死了的司机,在跟韩淑珍之前,曾经在另一家香港公司做过保镖,而那家公司的老板,姓沈。”

姓沈?!晓燕的呼吸一滞!韩淑珍的司机,和沈安妮都姓沈?这难道又是巧合?

“你的意思是……沈安妮和韩淑珍,可能是一伙的?”晓燕的声音带着颤抖。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顾知行摇摇头,“但这里面的水,恐怕比我们想的还要深。韩淑珍失败了,现在又来个沈安妮,她们对‘桂香斋’秘方的执着,非同一般。”

正说着,铺子门上的铃铛又响了。两人抬头一看,竟是沈安妮款款走了进来。她今天换了一身鹅黄色的连衣裙,更显得青春靓丽,手里还提着个果篮。

“林老板,顾先生,都在啊?”她笑容灿烂,仿佛昨天什么都没发生过,“昨天酒会人多,也没好好聊聊。今天特意过来看看,顺便带点水果。”

晓燕和顾知行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沈经理太客气了。”晓燕勉强笑了笑,示意小梅接过果篮。

沈安妮也不在意他们的冷淡,自顾自在店里转了转,目光在那些点心上流连,最后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真诚的感慨:“看到这些点心,就想起我母亲。她临终前,还念叨着家乡的味道,说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再尝一口类似‘金丝蜜枣’那样的点心。”她转向晓燕,眼神清澈,“林老板,我昨天说的合作,是真心实意的。我不像有些人,只想空手套白狼。我们可以签正式的合同,资金、海外渠道、品牌包装,我们公司全力投入,‘桂香斋’的品牌和经营权依然在你手里,我们只占部分股份和海外代理权。你可以先看看我们的计划书。”

她又从手袋里拿出一份装帧精美的计划书,递给晓燕。

这份计划书,比之前高文远的看起来规范得多,条款清晰,似乎确实诚意十足。海外市场的广阔前景,也像一幅诱人的画卷,在晓燕面前展开。

晓燕捏着那份计划书,心里天人交战。一方面,是被骗怕了的警惕;另一方面,若这沈安妮真是冯家后人,这合作或许真是将“桂香斋”发扬光大的良机?而且,开拓海外市场,不正是何老所期望的“将民族品牌推向世界”吗?

“沈经理,”晓燕斟酌着词句,“合作是大事,俺得仔细想想,也得跟厂里的老师傅们商量。”

“当然,当然!”沈安妮连连点头,“慎重是应该的。这样吧,林老板,口说无凭。过两天,我们公司负责技术的同事会从香港过来,他会带一些我们设想的、符合海外口味的改良方案,和你们交流一下。到时候,你再做决定不迟。”

技术交流?改良方案?这话听起来更加专业和可行了。

送走沈安妮,晓燕看着那份计划书和桌上那份没拆封的果篮,心里乱得像一团麻。

“顾同志,你觉得……她的话,有几分真?”

顾知行沉吟良久,才缓缓道:“计划书做得漂亮,话也说得滴水不漏。但是……晓燕,别忘了韩淑珍的教训。在没彻底查清她底细,尤其是她母亲和冯家的真实关系之前,绝不能轻易相信。”

接下来的两天,晓燕一边应付着铺子的生意,一边心神不宁地等待着沈安妮所谓的“技术同事”。何老那边也听说了沈安妮的事,让王秘书传话过来,只说“谨慎接触,多方核实,若真能打开海外市场,也是好事”,态度颇为微妙。

第三天下午,沈安妮果然带着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提着公文包、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来到了“桂香斋”。这人自称姓梁,是安妮公司的技术顾问,说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对点心工艺似乎颇为精通。

梁顾问没有急着谈合作,而是先仔细品尝了“桂香斋”的几样招牌点心,尤其是“金丝蜜枣”,他掰开、闻香、品尝,动作专业而专注。品尝完后,他推了推眼镜,对晓燕说道:

“林老板,手艺确实传统,味道也很正。不过,恕我直言,若想打入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有几个方面可能需要调整。”他翻开带来的资料,“比如甜度,海外消费者普遍倾向更低糖;比如保质期,需要考虑更长的货架期;还有外形包装,需要更加精美国际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