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 第28章 渠水还没干,她先断了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章 渠水还没干,她先断了粮

暴雨已连下十七日,天地间仿佛被一张灰黑色的巨网笼罩,山风裹着湿气撞进山谷,卷起一片片枯枝败叶。

三道土坝接连溃塌,浑浊的洪水咆哮着冲入低田,将本就贫瘠的土地彻底吞没。

共耕会七村联报绝收,炊烟断绝,百姓靠剥树皮、挖野菜苟延残喘,夜里常有孩童哭声在风雨中断断续续地响起。

沈清禾站在高坡田埂上,脚底泥泞冰冷,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滑落,打湿了她的鬓角。

她望着眼前一片汪洋般的烂田,心如刀割。

空间粮仓里堆满稻谷,金黄饱满,是她用一年心血换来的存粮——可全是未晾晒的湿粮,若直接分发,霉变只在三日之内。

轻则腹泻脱水,重则命丧黄泉。

她不能赌。

夜深人静时,油灯昏黄,她在案前翻遍“果蔬卷”图谱,指尖划过一行小字:“灵泉润谷,可速脱潮气。”心头一震。

然而系统提示冰冷而残酷:每滴灵泉仅能处理十斤稻谷。

全境需粮逾万斤,而她空间泉水池中,仅剩三滴。

三滴。

她闭眼良久,脑海中闪过柳芽儿咳嗽不止的小脸,小石头冻得发紫的手指,还有那些蜷缩在漏雨茅屋里的老人。

最终,她睁开眼,眸光决绝。

“取锅来。”

当夜,灶火彻夜未熄。

她亲自守在大锅旁,将第一滴灵泉缓缓滴入翻滚的湿谷之中。

刹那间,蒸汽腾起,带着一股清冽气息弥漫开来,原本潮湿黏腻的稻谷竟迅速变得干爽松散,泛出自然清香。

第一批“净粮”出炉,限量百斤,优先分给病弱老幼。

她亲自主持发放,不允多取,也不允囤积。

消息传开不过半日,陈九公便拄着拐杖闯到粮棚前,白须颤抖,指着沈清禾怒斥:“妖妇!你用妖水煮饭,妄图蛊惑人心!天降大雨是上苍震怒,你还敢以邪术逆天行事?吃了这饭,是要遭雷劈的!”

其子陈大柱带着几个愣头青堵在门口,挥臂高吼:“宁饿死也不吃邪食!谁拿谁家祖坟冒黑烟!”

人群骚动,有人退缩,有人犹豫。

沈清禾没有辩解。

她只是转身对小石头道:“从今日起,每日辰时,村口木牌更新两组数字。左边写‘渠畔秧苗存活率’,右边写‘其他田块腐烂进度’。”

小石头用力点头,捧着炭笔跑远。

她又唤来柳芽儿,递出一碗刚蒸好的净粮:“送去陈家门口。就说——你孙女昨夜咳得厉害,这碗饭,不收钱。”

柳芽儿怯生生接过,提着篮子走了。

次日清晨,陈家灶台无声无息地升起一缕轻烟。

半晌后,陈妻悄悄将半块腌菜塞回篮底,低声道:“孩子吃了没事儿……还睡了个好觉。”

消息像细流渗入干涸的河床,悄然蔓延。

与此同时,陆时砚披着蓑衣走遍村落沟壑。

他察觉古渠走向异常——按理说,如此暴雨,高坡应早成泽国,可沈清禾那片田下方的地势竟隐隐有引流之势。

他寻访耆老,终于在破庙角落找到蜷缩取暖的老井头。

那是个几乎被遗忘的老人,双手残废,牙齿掉尽,却在听到“龙骨渠”三字时猛然睁眼。

“三十年前大水……先辈挖渠引洪入涧……后来填了……说是怕得罪河神……”他哆嗦着画出一幅残缺渠图,颤巍巍指向沈清禾高坡田下方,“源头……就在这儿……石缝里……有眼老泉脉……”

陆时砚瞳孔微缩。

当晚,他带回图纸。

沈清禾盯着那条断续的线条,心跳加快。

若真有古渠脉络尚存,只需一线活水激活,便可化死地为生途。

但她只剩最后一滴灵泉。

用,还是不用?

她站在主渠源头的岩缝前,风雨扑面。

身后是七村百姓的命,眼前是千钧一发的抉择。

她咬破指尖,将血混入最后一滴灵泉,低声祷告:“若真有神明,护的是活人,不是虚名。今日我以心诚引水,不为神通,只为让这片土地,再长出一口饭。”

话音落下,她将灵泉注入石缝。

刹那间,大地轻震。

一道细微却清晰的水流,自岩壁深处缓缓渗出,蜿蜒而出,落入干涸已久的渠槽。

它那么细,细得像一根银线,却坚定地向前流淌,在漆黑的夜里,映着微弱天光,宛如大地苏醒的第一声呼吸。

沈清禾跪坐在泥中,望着那股细流,久久未语。

雨,还在下。

但这一刻,她听见了希望的脚步声。

次日清晨,天光未明,山谷仍笼在一层灰白的雨雾之中。

沈清禾是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的。

小石头浑身湿透地撞开柴门,斗笠歪斜,脸上却燃着难以置信的光:“阿禾姐!渠……渠里还在流水!一整夜都没断!而且——”他喘着粗气,眼中迸出泪花,“渠边那些倒伏的稻秧,全都挺起来了!叶子绿得发亮,像浇过灵水!”

沈清禾心头猛地一震,昨夜注入岩缝的那一滴灵泉,混着她指尖的血,竟真的唤醒了沉睡三十年的古渠脉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