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101章 三岁孺子担天下,一朝力竭惊帝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三岁孺子担天下,一朝力竭惊帝心

天津行宫,临时书房。

龙涎香混着墨汁味,呛得人精神一振。

万历帝端坐龙椅,目光死死盯着下方。

小徵妲踮着脚尖,胖乎乎的小脚几乎离地。

张清芷半蹲身,稳稳扶着她的小手,笔尖悬在巨大宣纸上。

“唰!唰!”

歪歪扭扭的字迹,大小不一,却一笔一划透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

与其说是写,不如说是画。

画的是大明未来的命盘!

“皇爷爷,要跳出局部修补!”

小徵妲奶声奶气,语气却斩钉截铁。

“党争扯后腿,财政空壳子,军屯全荒了,边军打不动!”

“四大毛病,得用‘顶层设计’加‘底层执行’,一锅端!”

写完最后一笔,她撅着小嘴,对着宣纸“呼——呼——”吹了几口。

小手捧着沉甸甸的纸,费劲地递向万历帝。

宣纸上,赫然列着三大块:

一、京师勤王部署安排

二、情报战略布局

三、辽东改制,逆转颓废

“皇爷爷,叫……李汝华、王佐、冯从吾……”

小徵妲伸着小指头,一个一个点着念。

张清芷在旁提墨,娟秀楷书飞快备注,把歪扭的字变得工整清晰。

万历帝接过宣纸,越看心越沉,越看越心惊!

这哪里是孩童涂鸦?

这分明是一幅大明帝国的人才地图!

方方面面,无一遗漏!

理财干吏:李汝华(户部老臣,管钱一把好手)、毕自严(未来天官,理财能手)、王象乾(懂边务更通经济,里外一把抓)。

清流直臣:冯从吾、文震孟、杨涟、左光斗……个个名声响亮,是天下舆论的风向标,能稳住民心。

边务能臣:王在晋、袁可立、孙承宗、李化龙,要么知兵善战,要么抚边有术,都是镇守一方的狠角色。

科技奇才:徐光启(懂农学、通火器、晓西学,全才)、宋应星(玩得转工艺,搞得来实学)、茅元仪(军事技术达人,武器改良行家)。

中枢老成:沈鲤、叶向高、方从哲(虽属浙党,但能力硬核,能用)。

争议悍将:杨镐

(历史上萨尔浒虽败,但此前亦有战功,或许能盘活)

张鹤鸣(敢打敢冲,历史上争议再大也有可取之处)。

中坚武将:袁崇焕(历史上的他此时应还是福建邵武知县,名不见经传)、何可纲、周之夫……全是没冒头的潜力股。

甚至还有曹学佺这种文史大家,看着跟经世济民不搭边的“无用”文人。

万历帝再也忍不住,指着“曹学佺”三个字:“妲儿,这曹学佺……召来做什么?”

小徵妲歪着脑袋,大眼睛亮晶晶:“皇爷爷,他会编书呀!”

“把咱们打建州坏蛋的故事,编成戏文,让全天下人都传唱!”

“人心齐,泰山移,这比十万兵马还厉害!”

万历帝先是一愣,随即猛地拍案大笑!

“妙!太妙了!”

“朕的妲儿,真是天授之智!”

他抱着小徵妲,在她软乎乎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满眼都是狂喜。

“皇爷爷,这次来天津的文臣武将,是未来二十年大明的靠山!”

小徵妲搂着万历帝的脖子,认真说道。

“孙女有三个战略部署,能保大明安稳!”

“哦?说来听听。”

万历帝来了兴致,示意她慢慢说。

小徵妲坐回椅子上,小手一挥,张清芷立刻提笔记录。

“第一个,京师勤王部署!”

“统帅就选熊廷弼!”

“任务:分层防御+梯次反击,不被动挨打!”

“权力:直接对接皇爷爷,再对接内阁,督促粮草火器转运,少来那些弯弯绕的行政内耗!”

“护城防御统领,杜松!”

“任务:守京师核心区域!”

“行动:训练民壮,搬物资,修城防,把京城打造成铜墙铁壁!”

“先锋统领,马林!”

“任务:抢下通州、顺义这些缓冲据点!”

“行动:盯着建州的动向,保护京师外围粮道,为主力争取时间!”

“麻贵,当蒙古联军协调将领!”

“任务:跟林丹汗谈好作战细节!”

“行动:盯着建州后方,搞袭扰,还要把建州的动向,第一时间传给明军主力!”

“后勤主管,李汝华!”

“任务:保障物资够吃够?!”

“行动:优先打通江南—山东—京师的漕运线,调300艘漕船!”

“粮食每周运抵京师20万斤,少一斤都不行!”

“还要在京师周边设5个火器工坊,赶造鸟铳、火药!”

“搞粮草押运登记制,户部官员跟着粮队走,看谁还敢克扣延误!”

“粮食护卫统领,贺世贤!”

“任务:带山东卫所兵五千步兵!”

“行动:守着通州—京师、昌平—京师两条粮道!”

“每十里设一个烽火台,每20里建一个临时防御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