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振邦以商业网络编织的隐形边疆并非固若金汤,总有不自量力或受人蛊惑者,试图挑战这套尚未经过烈火检验的规则。
这一次,试探来自于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一个小国——科托努共和国。
科托努国内矿产资源一般,但其领海内近年来发现了颇具规模的油气田。
且其地理位置靠近几条重要的海上航运通道。此前,南亚国家石油公司(南国油)通过与科托努前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获得了其中两个区块的勘探权,并已经投入巨资建立了海上钻井平台和沿岸的液化天然气处理厂。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军事政变推翻了原政府。新上台的军政府首脑卡努上校,在某个域外大国(情报指向与阿美中情局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私人军事公司)的怂恿和“慷慨援助”承诺下,急于立威并攫取更多财富以巩固统治。
他将目光投向了看似“肥美”且背景相对单一的南国油资产。
借口是现成的——“审查前政府签订的‘不平等合同’,维护国家资源主权”。
卡努军政府单方面宣布废止与南国油的协议,要求南国油立即撤出,并冻结了其在科托努的所有账户。
甚至派兵包围了南国油在首都的办事处和在港口的储运基地,气焰极为嚣张。
幕后怂恿者打的算盘很精妙:科托努远离南亚和西澳的核心势力范围,南盟是否愿意为了几个油田大动干戈?
如果南盟退缩,其遍布全球的“隐形边疆”战略将威信扫地,其他观望者必将群起效仿;
如果南盟反应过度,则容易被贴上“新殖民主义”、“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标签,在国际舆论上陷入被动。
消息传回帕姆泉堡时,武振邦正在审阅“蜂巢网络”向南美扩展的方案。
他放下文件,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终于来了”的冷笑。
“跳梁小丑。”
他轻哼一声,随即接通了与南亚地利总统亚旭、国防部长以及“迷雾”的紧急通讯线路。
“情况明确了?”武振邦问道。
“明确了,老板。”
“迷雾”的电子音响起,“卡努军政府背后有‘黑水国际’的影子,资金和装备来源与阿美某些保守派议员有关。这是典型的代理人试探。”
亚旭总统的声音则带着一丝凝重:“武先生,科托努距离我们确实遥远,直接出兵是否……”
“亚旭总统,”
武振邦打断了他,语气斩钉截铁,
“这不是科托努一个油田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南盟信誉和战略的基石问题。
今天我们在科托努退一步,明天就可能有十个、一百个‘科托努’冒出来!
我们必须回应,而且必须以最快、最狠的方式回应,打到所有人胆寒,打到幕后黑手不敢再轻易试探!”
他迅速下达指令,展现出其雷厉风行的一面:
1. 外交恫吓: 南亚地利外交部立即发表最强烈谴责,要求卡努军政府立即解除对南国油资产的非法控制,释放被围困人员,并赔偿一切损失。
同时,向南盟所有成员国通报情况,寻求一致立场。
2. 经济绞杀: 立刻启动对科托努的全面经济制裁和金融封锁。冻结其在南盟及其合作伙伴范围内的所有资产,切断其通过“蜂巢物流”进行的任何贸易。
3. 武力威慑与准备: 命令正在印度洋执行巡航任务的南亚海军“扞卫者”号驱逐舰(装备有实验性电磁炮和区域防空系统)立即改变航向,全速驶向几内亚湾。
同时,驻扎在西澳的快速反应部队——“利剑”特遣队(以磐石基地老兵为骨干,装备精良)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通过战略投送力量前往该区域。
4. 信息与舆论战: “迷雾”负责立即向全球媒体披露卡努军政府的劣迹,
屠杀平民、贪污腐败以及其与外部势力勾结的证据,抢占道德制高点。
同时,通过网络渠道散播南盟舰队动向和“方天画戟”系统“可能”介入的模糊信息,制造心理压力。
武振邦的策略清晰无比:以泰山压顶之势,在对手尚未完全准备好、幕后黑手还来不及做出进一步反应之前,迅速解决问题。
“扞卫者”号驱逐舰接到命令后,毫不拖泥带水,劈波斩浪,以最高航速冲向目标海域。
舰长接到南盟最高指挥团队的直接指令:
“抵达后,在科托努领海外进行实战演练,电磁炮试射,目标设定为废弃靶船。
同时,用公共频道明码广播,任何对南国油资产和人员的攻击,都将被视为对南亚地利共和国的攻击,并招致毁灭性打击。”
就在“扞卫者”号还在赶路的途中,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一支隶属于“罗宾武装”的小型精锐分队,乘坐伪装成民用渔船的快速艇,利用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科托努,其目标直指被军政府控制的港口储运基地和首都的总统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