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所有情报都汇总好了。” 陈武把整理好的情报递给裴安,语气带着几分兴奋,“没想到夷男自己要动手,这倒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
裴安接过情报,借着月光仔细看着,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夷男想借婚礼铲除异己,吞并他们的部族,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会,也是风险。” 他沉吟道,“机会在于,婚礼当天人多眼杂,夷男的注意力会放在铲除异己身上,我们可以趁乱动手;风险在于,他肯定会加强安保,防止有人趁机作乱,我们的行动会更难。”
“那我们该怎么办?直接冲进去刺杀吗?” 一名来自玄甲军的校尉问道,他性子急躁,更喜欢正面硬刚。
“不行。” 裴安摇了摇头,“夷男的亲卫有上千人,还有五个主要首领的护卫,加起来近五千人,我们只有三百人,硬冲就是送死。必须用巧劲,借势而为。”
他召集十队的队长,围坐在篝火旁(为了不暴露,只点燃了一小堆,用石块挡着),开始讨论行动方案。
“首先,我们要利用物资交换区潜入。” 裴安指着地图上的交换区,“第一、二队已经摸清了情况,我们可以让一部分队员扮成商贩,带着皮毛、粮食,混进交换区,在里面建立一个临时据点。交换区离婚礼场地不远,方便我们观察动静,也能随时接应其他队员。”
“然后呢?婚礼当天,我们怎么靠近目标?” 绿萼问道,她负责的是首领帐篷的侦察,对安保情况最清楚。
“婚礼当天,会有各个部族的人去献礼,这是我们的机会。” 裴安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挑选一些会说薛延陀语、熟悉草原习俗的队员,扮成某个小部族的使者,混进献礼的队伍里。献礼时,需要近距离接触夷男和主要首领,这是刺杀的最佳时机。”
“可夷男要铲除异己,只要他一动手,我们就顺势先动手帮他除掉那些人?” 陈武问道,“这样既能混乱局面,又能让夷男放松警惕,以为我们是他的人。”
裴安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夷男想借婚礼除掉他们,肯定会提前安排人手。我们可以假装是他的人,在他动手之前,先把异己铲除。这样一来,夷男会以为是自己的人干的,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其他首领也会慌乱,不知道是谁下的手,场面会更乱,我们就能趁乱刺杀剩下的目标。”
“那夷男可汗呢?要不要杀他?” 之前急躁的玄甲军校尉问道,“他是薛延陀的可汗,杀了他,薛延陀肯定会大乱,三年内绝对无法威胁大唐边境。”
这个问题让篝火旁瞬间安静下来。杀夷男,风险极大,他的亲卫最多,安保最严,稍有不慎就会暴露;不杀他,只杀几个主要首领,虽然也能造成混乱,但夷男很快就能重新整合势力,威胁依旧存在。
“杀!” 裴安沉默片刻,语气坚定,“既然来了,就要斩草除根。夷男不死,薛延陀的威胁就不会消除。我们可以在刺杀其他首领后,趁乱对他动手 —— 比如在他查看尸体的时候,或者在婚礼仪式的高潮,他放松警惕的时候。”
接下来,他们又详细讨论了每个环节的细节:谁来扮商贩,谁来扮使者;刺杀用的武器要藏在哪里(藏在货物里、礼品里,或者伪装成牧民的工具);得手后如何撤退(从交换区的密道撤离,或者混入混乱的人群中,逃往草原深处);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应对(被发现后,就点燃信号弹,通知外围的队员接应,然后分散突围)。
他们还考虑到了天气因素 —— 中秋前后的草原,夜里会下霜,地面湿滑,不利于行动,所以要尽量在白天动手;北风大,可以利用风声掩盖行动的动静,比如在风最大的时候发起突袭,让守卫听不到脚步声。
讨论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方案也修改了好几次,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动计划:
第一阶段(婚礼前两日):派遣二十名队员扮成商贩,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皮毛、粮食,混入物资交换区,建立临时据点;另外三十名队员扮成牧民,在交换区外围活动,收集更多情报,监视首领和夷男的动向。
第二阶段(婚礼前一日):挑选五十名精锐队员,扮成小部族的使者,准备好 “礼品”(里面藏着短刀、弩箭),提前与负责接待的薛延陀官员接触,确保能进入婚礼场地;其余队员在交换区和婚礼场地外围潜伏,随时准备接应。
第三阶段(婚礼当天):上午,扮成使者的队员混入献礼队伍,摸清夷男和主要首领的位置;中午,趁夷男准备动手时,顺势派人刺杀异己,制造混乱;下午,在婚礼仪式高潮,趁夷男和其他首领放松警惕,发动突袭,刺杀剩余目标,重点是夷男可汗;得手后,所有队员从预定路线撤退,到草原深处的集合点汇合。
“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 裴安看着众人,语气严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