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 > 第85章 京中暗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疑之处有二。”郑允之直视着沈清鸢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其一,当初定案的关键证据中,有几份密函是由一位名叫沈清辞的将军呈递的。据下官所知,这位沈清辞将军是侯爷早年养在府外的公子,可下官查遍宗人府的户籍档案与兵部的任职记录,却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记载。敢问沈小姐,这位沈清辞将军,究竟是何人?”

他的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涟漪。沈清鸢心中一紧——沈清辞的身份是侯府最大的秘密,也是她最担心被人揪住的软肋。沈清辞并非父亲养在府外的公子,而是她的双胞胎妹妹。三个月前侯府蒙难,父亲被打入天牢,妹妹为了救父,不得不女扮男装,以“沈清辞”的身份潜入北境军营,凭借父亲旧部的支持,搜集到三皇子谋逆的关键证据,才得以让父亲沉冤昭雪。

这件事极为隐秘,除了她与妹妹,只有父亲的几位心腹旧部知晓。郑允之竟然查到了沈清辞的身份,还特意来问,显然是有备而来。

沈清鸢面上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神色,语气中却多了几分悲戚:“御史有所不知,舍弟清辞幼时体弱多病,一位云游的高人曾说他命中带煞,若长居京中富贵之地,恐会折损性命。父亲心疼他,便将他送到了江南的一处别院,托付给一位老友照料,让他随老友习文学武,远离京城纷扰。此事极为隐秘,除了家中几位长辈,连族里的人都很少知晓,故而宗人府与兵部没有记载,也是情理之中。”

她说得情真意切,眼中还适时地泛起了一丝泪光,仿佛真的在为弟弟的遭遇感慨。

郑允之盯着她看了片刻,似乎在判断她话中的真伪。过了一会儿,他才继续道:“即便沈清辞将军的身份说得通,那其二呢?当初他呈递的证据中,有一份是三皇子与北境将领的密函,据说这份密函是在一位将领的密室中找到的。可下官查访得知,那位将领的密室守卫森严,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沈清辞将军是如何拿到这份密函的?莫非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手段?”

这话问得极为刁钻,几乎是在暗指沈清辞的证据来路不正,甚至可能是伪造的。若是一般闺阁女子,面对这样的诘问,恐怕早已惊慌失措。可沈清鸢却依旧镇定,她放下茶杯,从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函,递到郑允之面前:“御史请看,这是父亲早年写给江南老友的信,信中提及了清辞的情况,还有他在江南习武的经历。至于那份密函,是清辞在北境时,得到父亲旧部的帮助,趁着那位将领外出巡查时,潜入密室找到的。当时为了拿到密函,父亲的两位旧部还为此丢了性命。这些事,陛下与太子殿下都已知晓,若是御史不信,可去宫中求证。”

郑允之接过信函,仔细翻阅起来。信上的字迹确实是靖安侯沈策的笔迹,内容也与沈清鸢所说一致,甚至还提到了几位江南的名士,都是他有所耳闻的人物。他眉头微蹙,心中的疑虑消了几分——若是沈清鸢在说谎,不可能将细节做得如此周全,还敢让他去宫中求证。

沈清鸢见他神色松动,趁热打铁道:“御史大人,三个月前侯府蒙难,父亲身陷囹圄,我姐弟二人不过是想为父申冤,保住侯府的清白。若非走投无路,清辞也不会冒险女扮男装潜入北境,更不会以这种方式呈递证据。如今父亲虽已官复原职,却还要在北境领兵抗敌,守护国门。侯府刚刚稳定,实在经不起再一次的风波。还望御史大人能体谅我等的难处,莫要再揪着旧事不放。”

她的语气带着几分恳求,却又不失风骨,既点明了侯府的处境,又暗指郑允之若是继续追查,便是不顾大局。

郑允之沉默片刻,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今日前来,本是受了二皇子府上人的暗示,来试探靖安侯府的虚实,看看能否找到把柄,动摇侯府刚刚恢复的声望。可如今沈清鸢应对得体,理由充分,还抬出了陛下与太子,他若是再继续追查,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惹祸上身——毕竟三皇子一案是陛下亲自审定的,质疑此案,便是质疑圣意。

“沈小姐言重了。”郑允之起身拱手,神色缓和了许多,“下官今日前来,只是例行查问,并无他意。既然小姐已经解释清楚,下官心中的疑虑也消了。是下官唐突了,还望小姐莫怪。”

“御史大人也是职责所在,清鸢怎会怪罪。”沈清鸢也起身回礼,语气温和,“天色不早,御史大人若是不嫌弃,不如留下用些晚膳?”

“不必了,下官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叨扰了。”郑允之拱手告辞,“今日之事,是下官失察,还望小姐海涵。”

“御史大人慢走。”沈清鸢亲自将他送到府门口,看着他的马车消失在风雪中,脸上的温和才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

回到暖阁,沈清鸢立刻召来了心腹管家沈忠。沈忠是沈家的老人,跟着父亲多年,忠心耿耿,侯府蒙难时也始终不离不弃,是她最信任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