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 第140章 李密的新野心,称帝的冲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李密的新野心,称帝的冲动

第140章:李密的新野心,称帝的冲动

大司农府的后堂,烛火轻轻摇曳,将墙上的人影拉得忽长忽短。

那张写着“天子冠冕,九龙御袍”的密报,就静静地躺在案上,薄薄一张麻纸,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空气都凝固了。

长孙无垢刚刚喝完莲子羹,腹中升起的暖意,在此刻被一种冰冷的现实感迅速驱散。她看着那几个字,秀眉微蹙。她为洛阳城一分一毫的用度精打细算,为定国军每一粒粮食的储备殚精竭竭虑,可就在百里之外,那个名义上的瓦岗之主,却在盘算着一场最昂贵、也最愚蠢的烟火。

这简直是荒唐。

“他疯了。”长孙无垢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咒骂,而是一个基于她对时局和财政最冷静的判断。

徐茂公沉重地点了点头,目光从密报上移开,转向杨辰,眼神里的忧虑几乎要满溢出来:“主公,李密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如今我军方才击退李渊,根基未稳,洛阳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之时。他若此时称帝,只会立刻成为天下群雄的众矢之的,引来四面围攻。届时,我们好不容易在洛阳营造的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

他的话语里,带着深深的无力感。他能看清这一切,可他知道,李密听不进去。那个在偃师惨败,眼睁睁看着杨辰在洛阳风生水起,声望日隆的魏公,心态早已失衡。

洛阳的繁荣,非但没能让他欣慰,反而像一根根毒刺,扎进了他的心里。杨辰越是成功,就越是反衬出他的无能。他迫切地需要一个东西,来向天下、向瓦岗旧部、也向他自己证明,他李密,依旧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还有什么,比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更能满足这种扭曲的渴望呢?

“军师不必过虑。”杨辰将那份密报随手放到一边,仿佛那上面写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份无关紧要的公文。他甚至还有心情拿起那只空了的莲子羹碗,在指尖把玩,“他想当皇帝,就让他当好了。”

“主公?”徐茂公和长孙无垢同时愕然地看向他。

“一只没头苍蝇,嗡嗡乱叫虽然烦人,但总比一条躲在暗处的毒蛇要好对付。”杨辰将碗放下,发出“嗒”的一声轻响,“他把自己摆到火上烤,我们又何必急着去替他灭火?说不定,还能借着这火,烤熟我们自己的饭。”

徐茂公的瞳孔微微收缩,他看着杨辰脸上那抹云淡风轻的笑意,心中翻江倒海。

借火烤饭?

他瞬间明白了杨辰的意思。李密称帝,必然导致瓦岗内部彻底分裂,翟让的旧部绝不会答应。同时,也会引来王世充、李渊等外部势力的联合打压。到那时,内忧外患之下,李密政权旦夕可亡。而杨辰,这个手握洛阳,掌控着定国军钱粮命脉,又与瓦岗众将关系匪善的“重臣”,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收拾残局,整合力量的最佳人选。

杨辰根本没想过要去劝阻。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李密称帝之后,那必然到来的结局。

而那个结局,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

偃师,魏公府。

这里曾经是隋朝的一处行宫,如今被李密占据,成了他暂时的权力中心。府内的气氛,与洛阳的勃勃生机截然不同,处处透着一种压抑和浮躁。

李密正站在一间密室里,痴痴地看着面前木架上的一顶冠冕。那冠冕以纯金打造,镶嵌着十二旒白玉,在烛光下流光溢彩,晃得人睁不开眼。旁边,一件用金线绣着九条巨龙的黑色礼服,已经初具雏形。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病态的、狂热的光芒。

兵败的耻辱,被杨辰夺走风头的嫉妒,对权力流失的恐惧,这一切负面的情绪,此刻都化作了对这顶冠冕、这身龙袍的无限渴望。仿佛只要将它们穿在身上,他就能洗刷一切的失败,重新成为那个万众敬仰的魏公,不,是魏国皇帝!

“魏公,您看,这玉料,可是上等的蓝田美玉,光泽温润,非凡品可比。”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工匠,正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介绍着。

李密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冠冕上的玉珠,感受着那冰凉滑润的触感。

“不够。”他突然开口,声音沙哑,“朕要的,是夜明珠!去,把府库里那几颗最大的夜明珠都给朕拿来,嵌上去!朕的冠冕,必须是天下独一无二!”

老工匠的脸色一白,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敢开口。那些夜明珠是李密搜刮来的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就这么嵌在冠冕上,实在是……暴殄天物。

“还有这龙袍!”李密又指向那件礼服,眉头紧锁,“这金线太细了,不够气派!给朕用最粗的金线,要让上面的龙,像是活过来一样!钱不够,就去征!粮不够,也去征!朕要在一月之内,登临大宝,告祭天地!”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疯狂。

密室外,几名李密的亲信将领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