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太后穿成傻丫头后 > 第244章 李家的崩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个鲜红的手印,如同烧红的烙铁,不仅烙在了契约上,更深深地烙在了李满仓的心头。在按下手印的瞬间,他体内那口强行提着的、维系着他最后体面的气,仿佛也随之彻底泄了。他直接瘫倒在床榻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帐顶,无论李夫人如何呼唤,都再无半点反应,如同一个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

李福捧着那份墨迹与指印皆已干透的契约,脚步沉重地走出卧房,来到客厅,将其呈给了静坐品茶的谢长渊。

“谢公子,手续……办妥了。”李福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一种认命后的疲惫。

谢长渊放下茶盏,接过契约,目光在上面轻轻一扫,尤其是在那个歪斜签名和清晰指印上略作停留,随即微微颔首,将其交给身后的账房先生收好。整个过程,他脸上没有任何胜利者的得意,平静得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桩寻常的交易。

“李管家,”他开口,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契约已定,后续事宜,谢某的人会尽快与官府对接办理。至于府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间依旧奢华却已透出衰败之气的客厅,缓声道:“当务之急,是清偿债务,安定人心。通宝号那边的欠款,谢某可以代为说项,争取减免部分利息,尽快了结。府中冗余的下人,也该早做安排,以免坐吃山空,徒生事端。”

李福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谢长渊在指点,也是警告。李家如今,再也养不起那么多仆役了。

“是,谢公子考虑周全,小老儿……明白。”李福躬身应道。

谢长渊不再多言,起身告辞。他离开李府时,门外已恢复了宁静,只有几个探头探脑的村民远远张望,对着李府指指点点。谢家的马车再次辘辘驶远,这一次,它载走的是一个家族世代积累的根基。

送走谢长渊,李福站在空旷的前院,望着那扇再也关不住风雨和议论的大门,长长地、绝望地叹了口气。他知道,属于李家的时代,从这一刻起,正式终结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府如同一个迅速溃烂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下去。

李福首先面对的,就是通宝钱庄的债务。他带着谢长渊派人送来的一份手书和部分银钱,亲自去了县城通宝号。有谢长渊的面子,加上李家确实已山穷水尽,通宝号的掌柜倒也爽快,核销了大部分利滚利的惊人利息,只收回了本金和少量合法利息,便将借据还了回来。

捏着那张被作废的借据,李福却没有丝毫轻松之感。这笔最大头的债务虽了,但李家的现银也几乎见了底。

回到府中,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遣散仆役。

消息一经传出,李府内顿时炸开了锅。恐慌、抱怨、哀求、咒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管家!我在李家干了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这突然让我们走,我们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一个负责浆洗的婆子拉着李福的衣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就是啊!府里如今是难,可也不能这么绝情啊!”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

一些年轻力壮、早有去意的仆役,则已经开始偷偷收拾细软,或者盘算着去投奔哪家新的主顾,眼神闪烁,心思浮动。

李福看着眼前乱糟糟的景象,心中悲凉,却不得不硬起心肠。他站在院中的石阶上,提高了音量,声音带着疲惫和不容置疑:

“都静一静!听我说!”

人群稍稍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府上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李福环视众人,语气沉重,“老爷病重,家中产业……也已变卖。如今,实在是无力再供养这么多人了。并非老爷和夫人狠心,实在是……形势所迫。”

他顿了顿,继续道:“凡是愿意自谋出路的,府里会发放一份遣散银钱,不多,也算是主仆一场,全了最后的情分。若有不愿走的……”

他的目光扫过那几个眼神闪烁、之前有偷窃行为的仆役,语气转冷:“府里也留不起心思不定之人!是去是留,各自思量!今日之内,必须有个决断!”

最终,大部分仆役在拿到那点微薄的遣散银钱后,都选择了离开。他们拖家带口,背着简单的行李,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李府的大门,脸上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李家的最后一丝复杂情绪。只有少数几个在李府待了大半辈子、无处可去的老仆,以及李夫人的两个贴身丫鬟,选择留了下来。

昔日仆从如云、热闹非凡的李府,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变得冷冷清清。空旷的院落里,只剩下几个苍老的身影在默默打扫,脚步声在回廊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寂寥。

而这,仅仅是开始。

李满仓虽然瘫倒在床,意识模糊,但李福和李夫人还勉强维持着这个家的运转。他们变卖了部分不易保存的古玩字画、一些用不上的奢华家具,甚至李夫人偷偷典当了几件自己的陪嫁首饰,才勉强支付了后续的药钱和寥寥数人的日常开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