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玄幻 > 清弦渡凡尘 > 第294章 笔记与研究的印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4章:笔记与研究的印证

沉浸于“木皇”笔记的浩瀚知识中,我心中的震撼愈发强烈。尤其是当他论述到草木“本源”并非模糊的道韵,而是由无数具象的、承载着特定生命功能的“本源符文”按照特定架构组合而成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与激动涌上心头。我立刻调出之前在青木长生林中,对那株珊瑚灵植“灵导基因”的扫描数据,将其与笔记中描绘的几种基础“本源符文”结构进行比对。

刹那间,仿佛一道惊雷划过识海!笔记中描绘的,代表“快速生长”本源的,那个由三道螺旋纹路环绕一个能量核心构成的符文,其基本架构与我在珊瑚灵植基因链上发现的、驱动其孢子快速生成的灵子标记,相似度高达八成!而另一个代表“坚韧”本源的,状如层层叠叠网状结构的符文,也与强化植物细胞壁的基因标记高度吻合!上古灵植师所谓的“本源符文”,赫然就是我通过科学手段观测到的“灵导基因”关键功能片段的抽象化、符号化表达!两个跨越万古、源于不同文明的研究方向,在此刻轰然交汇,彼此印证,共同指向了生命最底层的编码真相!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印证,更是一种升华!

木皇的“本源符文”论,是从宏观丹道和生命现象反推回去的归纳与抽象,充满了古朴的道韵与想象力;而我的“灵导基因”研究,则是从微观粒子层面自下而上的观测与解析,充满了科学的精确与冷峻。

如今,二者相互参照,如同拼上了最后一块关键拼图!

木皇笔记中许多因时代局限而显得模糊、甚至带有玄学色彩的描述,在我的微观观测数据面前,变得清晰、可量化、可操作。例如,他提到“以离火之精,淬炼‘生长’本源,可使其勃发,然需以癸水之柔调和,防其过亢而焚”,对应到我的研究中,就是精确调控驱动“快速生长”基因标记的能量输入频率与强度,并设置相应的能量缓冲与终止机制,避免细胞无限增殖导致癌变或能量失控。

反过来,我发现的那些复杂且难以理解的灵子标记结构,在“本源符文”论的框架下,也找到了功能上的归类和意义诠释。许多之前不明所以的标记组合,其功效赫然对应着木皇笔记中记载的某些复合型“本源神通”!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忍不住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豁然开朗的光芒。困扰许久的几个关于灵子标记能量回路设计的难题,在参考了木皇对相应“本源符文”的能量流转路径描述后,竟迎刃而解!

何聆冰感受到我剧烈的精神波动,投来询问的目光。

我将这惊人的发现与她分享,即便以她的清冷,眸中也异彩连连。

“万法归宗,古人诚不我欺。”她轻声道,显然也明白这相互印证带来的巨大价值。

“不仅仅是归宗,”我激动地指着笔记上的图文和识海中的数据,“这是两条道路的融合!木皇前辈提供了宏大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功能模块’(本源符文)库,而我们的科学手段,则提供了实现这些模块精准编辑、组合与调用的工具和方法!这意味着……”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狂跳的心:“我们有可能,不再仅仅是修复或优化现有的生命编码,而是……参考这本源符文库,设计并创造出全新的、自然界从未有过的‘灵导基因’序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创造!”

这个念头太过骇人,也太过诱人。

木皇笔记与我的研究相互印证,不仅极大加速了我对“灵基编辑”技术的理解,更将这门技术的上限,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再次看向那紧闭的紫铜丹炉,目光灼热。木皇将笔记藏于此地,这丹炉中封印的,恐怕绝非普通丹药,很可能是他依据这套“本源符文”理论,创造出的某种……前所未有的“生命丹”或者“法则丹”!

必须打开它!

有了笔记的指导,我对门口禁制和认证凹槽的解析速度大大加快。木皇在笔记中零星提及了谷内部分重要设施的权限认证逻辑,虽然不够完整,但提供了关键的方向。

片刻之后,伴随着一阵微光流转,丹房木门上的禁制被彻底解析,其控制核心与门旁那个认证凹槽的连接,也清晰地展现在我面前。

“可以尝试连接了。”我看向何聆冰,她立刻会意,冰雷剑意蓄势待发,以防不测。

我取出一小块空冥石,以其为基,迅速构筑了一个小型的、模拟特定权限波动的谐振发生器,将其小心地嵌入那个认证凹槽。

凹槽内的纹路瞬间亮起,柔和的光芒顺着纹路流淌,与整个丹房的禁制产生了共鸣。

成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木皇真正遗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