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睿拉着刘伯老槐树下坐下:“刘伯,此番事过,我想回九天观一趟,师傅的墓埋得太潦草,上次走得匆忙,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立。这次回去,想把墓修得周正些,得好好修葺一番,才算尽了弟子的本分。”

刘伯正闻言动作一顿,抬头时眼中满是赞许:“郎君此举,理所应当。道长在天之灵,见你如此重情重义,定会宽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修墓立碑本就是该做的事,我陪您去。”

陈睿摇摇头:“您年纪大了,山路不好走,就在镇上守着。我带秦校尉他们去就行,轻车熟路。”

“那哪成,老汉我跟着道长在山上跑了一辈子,骑马我也会,这点脚程还能能行的,我不回去不会心安。”刘伯坚决道。

“那行,那这两天咱们先准备一下,在镇上采买一些工具和物资。再让秦校尉安排些人,跟我们走一趟。”陈睿道。

说完就起身去找秦校尉了。

话说秦校尉这边,前几天因为剿灭山贼获了十几个首功和活捉山贼头领之功,秦校尉小小的升了一级,还得了五十贯钱的奖励,算下来每个人有两贯钱,秦校尉把钱都给底下的兄弟按贡献分了。

一群人正乐呵乐呵的在谈天说地。

见陈睿来了,秦校尉迎上来说:“小郎君可是有什么吩咐?”

陈睿说:“是有点事正要和秦校尉说,过两天我们想回九天观一趟,把我师傅的墓给好好修整一下,再整理一下道观,以后定然是要重修的,先做一些准备。”

“这事没问题!郎君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九天观不远但是也不近,来回也得好几天时间,秦校尉先跟刘伯在镇上去采买一些露营的东西和干粮吃食。”陈睿说道

秦校尉拍了拍胸脯,道:“好呢,郎君放心,野外行军咱们以前经常干,经验足得很!”

说罢吩咐手下的弟兄做准备,选出留守镇上的五人,然后就拉着刘伯一起去镇上大采购去了。

陈睿去铁匠铺打了几根铁钎,铁锤,又去买了些麻绳,过几天要带上。

现在就等到东西都准备妥当。

准备了两日,行囊里除了香烛、祭品,还有些盐巴、布料。秦校尉带着十名军士也已备好马匹。

“陈郎君,都妥当了。”秦校尉抱拳行礼,“此去九天观好几天,末将已让军士备好一切所需物资。”

陈睿谢过,翻身上马。

一行十三人出了小镇,往九天山方向行去,风卷着马蹄扬起的尘土。

以前从山里出来时,靠双脚丈量山路,走了整整五天;如今骑着马,感觉路也比记忆中好走些了。

遇到比较陡峭的山坡,军士们便牵着马步行,陈睿也下马跟着走,踩着松动的碎石往上攀,倒比骑马更能细看沿途的景致。

山风渐凉,带着松针的清香。

陈睿望着熟悉的山形,忽然指着远处一道瀑布:“过了那道小溪,再翻两个山头,就是下梁村了。”

秦校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笑道:“陈郎君记性真好。末将瞧着这山路,若不是常走,定然记不住这般细处。”

过了小溪山路果然崎岖了些。

起初是宽些的土路,能容两匹马并行,路边长满了酸枣刺,时不时勾住裤子。

刘伯走在最前面,手里挥舞着砍刀,劈开挡路的荆棘:“郎君,再往前走三里,就是下梁村,过了村子,走大路骑马一天就到九天观了。”

“那咱出山转了好几天呢?”陈睿问道。

“那不是躲山贼故意绕道吗?大路要不了这么久。”刘伯解释道。

陈睿点点头,目光扫过路边的岩石。

偶尔能见到几块泛着白的石英石,像撒在草丛里的碎银子。还有长石,通常和石英石伴生,心里便多了几分留意。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忽然出现一片错落的茅舍,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混着柴火的味道。

“那就是下梁村吧?”秦校尉指着前方道。

“是下梁村!”刘伯说道。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孩子正追逐打闹,见一群骑马的人过来,都吓得躲到树后,探出脑袋怯生生地看。

一个老汉在槐树下坐着,见了陈睿身上的衣袍和身后的禁军,愣了愣,忽然喊道:“这不是……这不是小道长吗?”

陈睿勒住马,仔细一看,正是村正老汉。他翻身下马,笑着拱手:“老伯,是我。”

当他们看清陈睿如今的模样,无不惊叹——昔日那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浪小道士,如今身着华服,身姿挺拔,眉目间尽是少年英气,活脱脱一位翩翩公子。

村正更是激动得搓着手,拉着陈睿的手不肯松开:“小道长啊,真是你来了!你过得还好吗?”

“真是小道长!”村正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你当年穿着破道袍,如今……如今竟成了贵人!”他嗓门大,喊得半个村子的人都跑了出来,围着陈睿看,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

不等陈睿回话,村民们早已忙活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