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时分,一家人都到齐了。连墨骁珩也被虞怀瑾推着,坐在了主位旁特意加宽的椅子上。
墨玉琳最是活泼,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在外听到的传闻:“嫂嫂,您现在可是大名人了!外面都说您是‘点石成金’的活财神!还有人说,您手指头缝里漏点渣渣,都够寻常人家吃用一辈子了!”
墨云锋刚啃完一个鸡腿,闻言咧嘴一笑,对着虞怀瑾拱手:“那儿子以后可就指望母亲手指缝里漏点渣渣,给儿子多打几把好兵器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连一向清冷的墨云辰,也眼底含笑道:“母亲如今名声在外,于王府而言,是好事。”声望,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护身符。
墨云柔小脸微红,小声道:“都是母亲教导有方。”
虞怀瑾笑着给每人夹了菜,最后看向身旁的墨骁珩,语气带着几分戏谑:“王爷,您听听,妾身这‘点石成金’的名头,可是响彻京城了。您说,妾身是不是该在府门口挂个牌子,上书‘点石成金,咨询收费’?”
她这话一出,连墨骁珩都忍不住牵了牵嘴角,露出一个极淡却真实的笑容。他看着她灯光下温婉明亮的侧脸,想起库房中那沉甸甸的银箱,想起府中如今焕然一新的气象,心中那股激荡的情绪再次涌起。他沉默地拿起公筷,有些笨拙地,也给虞怀瑾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清笋。
这个细微的举动,让桌上瞬间安静了一瞬。
虞怀瑾微微一愣,随即眼底漾开真切的笑意,柔声道:“谢王爷。”
墨玉琳和墨云柔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墨云锋偷偷冲大哥墨云辰挤了挤眼。他们都感觉到,父亲(兄长)似乎……真的不一样了。
“点石成金战王妃”的名声,如同最耀眼的光环,彻底洗刷了虞怀瑾初嫁时的所有非议与嘲笑。无人再敢提及她“嫁错人”,反而将她奉为能将“绝路”走成“通天大道”的传奇。她不再是那个依附于战王府的女子,而是凭借一己之力,让战王府重焕新生、甚至更胜从来的核心人物。
京城的风向,彻底变了。如今人们提起战王妃,不再是同情或轻视,而是充满了敬佩、羡慕,甚至是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这个女子,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这座权力与富贵交织的城池里,打下了独一无二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