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锋的家书刚寄出去没几天,战王府又迎来一桩天大的喜事。
这日清晨,宫中内侍捧着明黄的圣旨,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战王府门前。
“圣旨到——战王府墨云柔接旨——”
管家连忙大开中门,一边派人急报内院,一边恭敬地将内侍迎入正厅。
虞怀瑾和墨骁珩闻讯,带着墨云辰、墨玉琳匆匆赶来。墨云柔跟在父母身后,小脸上带着几分茫然和紧张,不知这突如其来的圣旨所为何事。
一家人跪听宣旨。
内侍展开圣旨,尖细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战王墨骁珩之女墨云柔,聪慧淑敏,心存大义。其所创‘柔瑾坊’,惠泽京城女子,更于去岁北疆雪灾、今春江南水患中,先后捐银五十万两,粮草药材无数,解朝廷燃眉之急,活民无数,功在社稷。其行可嘉,其心可表。特敕封为‘安国夫人’,赐金牌一面,食邑五百户,以彰其德。钦此——”
圣旨念完,厅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惊喜的低呼。
“安国夫人?”墨云柔自己都愣住了,呆呆地抬头。
虞怀瑾眼中满是惊喜和欣慰,轻轻推了女儿一下:“柔儿,快谢恩!”
墨云柔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叩首:“臣女墨云柔,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声音还带着少女的清脆,听得一旁的墨玉琳忍不住掩嘴偷笑,被虞怀瑾嗔怪地看了一眼。
内侍笑眯眯地将圣旨和一枚沉甸甸的赤金“安国夫人”金牌交到墨云柔手中:“恭喜安国夫人!小小年纪,便有如此作为,得此殊荣,实乃我朝第一人啊!”
墨云柔捧着那金牌,只觉得分量极重,小脸激动得通红。
墨骁珩虽面色如常,但眼底的骄傲却掩藏不住。他示意管家给内侍封了厚厚的赏银,亲自将人送了出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府,下人们个个与有荣焉,纷纷向墨云柔道喜。
“天爷!咱们三小姐被封为‘安国夫人’了!”
“还是陛下亲封的!食邑五百户!这可是许多宗室郡主都没有的体面!”
“三小姐真是太厉害了!那‘柔瑾坊’如今可是京城头一份!”
墨云辰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行啊,小丫头,比你大哥我还先有爵位了!”
墨玉琳更是直接抱住墨云柔:“我的好侄女!不对,现在是安国夫人了!小姑姑以后可要仰仗你啦!”
墨云柔被大家打趣得满脸通红,躲到虞怀瑾身后:“母亲,你看他们!”
虞怀瑾笑着将女儿揽入怀中,心中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几年前那个蛮横无理、四处得罪人的小丫头,如今竟能凭自己的本事,挣下这般荣耀?
“这是你自己挣来的,我的柔儿,当得起。”虞怀瑾柔声道。
按照规制,受封诰命,需入宫谢恩。
敕封“安国夫人”的典礼,就定在三日后。
这三天,战王府忙而不乱。制备礼服,学习礼仪,准备贡品……虞怀瑾亲自操持,事事过问,务求尽善尽美。
典礼前夜,虞怀瑾来到墨云柔的房中。
少女正对着一套华丽繁复的诰命礼服发呆,见母亲进来,有些忐忑地拉住她的手:“母亲,我……我有点怕。”
虞怀瑾坐在她身边,温和地问:“怕什么?”
“我怕……我年纪小,担不起‘安国’这么重的封号。怕别人说闲话,说我们战王府仗着权势……”墨云柔小声说着,平日里做生意时的精明干练全不见了,露出了符合年龄的彷徨。
虞怀瑾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声音沉稳而有力:“傻孩子,这封号不是凭空来的。是你用五十万两真金白银,用无数灾民得以活命的功德换来的。陛下圣明,不会无功而赏。你父亲和我,也不会让子女承受不该有的非议。”
她看着女儿的眼睛:“你记住,你凭的是自己的本事,是你的善良和魄力。你当日在账房拨算盘,在工坊熬夜画图样,在灾情传来时毫不犹豫地打开库房……那一刻的你,就配得上任何荣耀。”
母亲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安抚了墨云柔不安的心。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母亲!”
“好,”虞怀瑾微笑,“明日,母亲亲自为你梳妆。”
翌日,天还未亮,虞怀瑾便来到了墨云柔房中。
丫鬟们早已备好了热水、香膏、首饰和那套庄重的诰命礼服。
虞怀瑾挽起袖子,净了手,没有让丫鬟插手。她亲自为女儿沐浴,用柔软的布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
然后,她让墨云柔坐在梳妆台前,拿起玉梳,一下一下,轻柔而细致地为她梳理长发。
铜镜里,映出母女二人亲密的身影。
“还记得你小时候,头发总是乱糟糟的,不肯让人梳。”虞怀瑾一边梳,一边含笑回忆,“每次都要追着你满院子跑,才能给你扎好两个小揪揪。”
墨云柔看着镜中母亲温柔专注的神情,眼眶微微发热:“记得……后来是母亲说,梳好看的辫子,就能戴漂亮的花,我才肯乖乖坐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