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江南,烟雨朦胧。
苏州城最大的茶楼听雨轩里,几个绸缎商正在唉声叹气。
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墨氏商行新出的流光锦,把客人都抢光了。
何止绸缎?茶叶、瓷器、香料,但凡是赚钱的买卖,都有墨家的影子。
听说那位墨大小姐,今年才十四岁?这让我们这些老江湖的脸往哪搁?
正说着,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闹。茶客们纷纷探头望去,只见一队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过街道,车帘上绣着醒目的字徽记。
是墨家的车队!
墨大小姐来苏州了!
车队在最气派的云锦阁前停下。先下来几个丫鬟,仔细铺好红毯,这才掀开车帘。
一双绣着金线的软缎鞋轻轻落地,墨云柔身着淡紫色襦裙,外罩一件轻纱披风,缓缓走下马车。她不过豆蔻年华,举手投足间却已尽显大家风范。
大小姐。云锦阁的掌柜带着全体伙计躬身相迎,一切都准备好了。
墨云柔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街道两旁驻足围观的人群,唇角含着一抹浅笑:进去说话。
这一幕,被对面茶楼里的商人们看得清清楚楚。
好大的排场!
听说她这次来江南,是要整合所有产业的。
而此时云锦阁内,墨云柔正在听取各地掌柜的汇报。
大小姐,上月苏州十三家分号的总盈利,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杭州的丝绸工坊新研发的织金锦,已经接到宫中订单。
扬州的盐引,按照您的吩咐,我们让出了三成利给本地商人。
墨云柔一边翻看账本,一边听着汇报,偶尔抬眼问上一两句。
盐引让利,那些本地商人可还安分?
扬州分号的掌柜连忙回道:起初还有些人不识抬举,想得寸进尺。后来二少爷派人送来信,说他在黑水城大捷,那些人就都老实了。
墨云柔轻笑:二哥这仗打得真是时候。
她合上账本,环视在场的各位掌柜:诸位辛苦了。这个月的分红,再加一成。
掌柜们又惊又喜:多谢大小姐!
不过......墨云柔话锋一转,我听说有人借着墨家的名头,在外面欺行霸市?
众人顿时噤声。
一个年轻掌柜壮着胆子道:大小姐明鉴,确实有分号掌柜仗着咱们商行的势力,压价收购农户的生丝。
查清楚是谁了吗?
是......是李掌柜的侄儿。
被点名的李掌柜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小姐恕罪!是小的管教不严!
墨云柔看着他,语气平静:李掌柜,你跟我母亲是旧识,商行初创时你就来了。你说,这事该怎么处理?
李掌柜冷汗直流:小的......小的这就让那孽障滚出商行!
不够。墨云柔站起身,传我的令:第一,涉事之人永不录用;第二,被压价的农户,双倍补偿;第三,李掌柜管教不严,降为副掌柜,以观后效。
她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墨家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谁再敢败坏商行名声,别怪我不讲情面。
众人齐声应道。
消息很快传开,江南商界为之震动。
好厉害的小丫头!
赏罚分明,是个做大事的。
几日后,江南商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品茶会。这是江南商界最重要的社交场合,往年都是几位老资格的大商人主持。
让人意外的是,今年给墨云柔的请柬,居然放在了首席。
让她坐首席?她才多大?
你不服?人家现在可是江南第一富!
品茶会当天,墨云柔准时到场。她今日穿得格外素雅,只戴了一支白玉簪,却更显得气质出众。
商会会长亲自迎上来:墨大小姐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墨云柔浅浅一笑:会长客气了。晚辈初来乍到,还要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她说话时目光清澈,态度谦和,让原本准备看笑话的人都暗自点头。
品茶会进行到一半,终于有人忍不住发难。
墨大小姐,一个胖商人端着茶杯,似笑非笑地说,听说你们墨氏商行最近在收购茶山?这江南的茶叶生意,可是我们几代人做下来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墨云柔身上。
她从容地放下茶盏:张老板说得是。不过晚辈收购茶山,并非要与诸位抢生意,而是想改进制茶工艺。
改进工艺?胖商人嗤笑,我们张家的制茶手艺,可是祖传的!
祖传的手艺自然珍贵。墨云柔不疾不徐,但若能结合新的烘焙技术,岂不是能让江南茶叶更上一层楼?
她示意丫鬟取来一个锦盒:这是用新工艺制成的茶叶,请诸位品尝。
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香气四溢。在座的都是行家,一闻便知不凡。
这香气......
汤色也很漂亮。
墨云柔微笑道:若诸位有兴趣,我愿意分享这项技术。只有整个江南的茶叶都好了,我们才能把生意做到更远的地方。
胖商人愣住了:你......愿意把技术分享给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