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媒人虽被虞怀瑾挡了回去,但府内的“风波”却刚刚开始。
这日天气晴好,墨云柔拉着正在对账本唉声叹气的墨玉琳到花园凉亭里吃新做的桂花糕,顺便“放松放松”。恰逢墨云辰今日衙门事务不多,难得提前回府,也被妹妹拉着坐了下来。
凉亭里,石桌上摆着精致的点心和香茗,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倒是十分惬意。
墨云柔给兄长斟了杯茶,一双杏眼弯成了月牙,声音软软地开口:“大哥,今日衙门不忙?”
墨云辰接过茶杯,呷了一口,身心放松下来:“嗯,今日事毕得早。”他揉了揉眉心,连日编纂书稿,确实有些疲惫。
墨玉琳立刻放下让她头疼的账本,眼睛滴溜溜一转,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问:“云辰啊,跟姑姑说说,今儿个……有没有哪家小姐‘偶遇’你啊?”
“咳咳……”墨云辰一口茶差点呛住,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家这位只比他大两岁,却总爱摆长辈架子的小姑姑,“玉琳,莫要胡闹。”
“怎么是胡闹呢!”墨玉琳见他这反应,更来劲了,掰着手指头数,“我可是听说了!永昌侯府家的马车‘恰好’坏在了你下衙必经的路上!吏部尚书家的千金去庙里上香,‘碰巧’和你遇上了!还有那安郡王府的三小姐,居然跑去书局‘偶遇’你看书!啧啧啧……”
墨云柔在一旁掩着嘴笑,也跟着添柴加火:“大哥,我瞧着那安郡王府三小姐送来的荷包,绣工倒是极好的,鸳鸯绣得跟真的似的。”
墨云辰听着妹妹和姑姑一唱一和,额角微微跳动。他放下茶杯,试图维持长兄的威严:“休得妄议他人闺誉。那些……不过是巧合。”
“巧合?”墨玉琳夸张地瞪大眼睛,“哪来那么多巧合?云辰,不是姑姑说你,你也十七了,寻常人家像你这般年纪,娃娃都能满地跑了!你倒好,送上门的姻缘都不要!快跟姑姑透个底,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是温柔似水的,还是活泼伶俐的?是才华横溢的,还是娇俏可人的?”
墨云辰被她连珠炮似的问题问得耳根发热,板起脸:“玉琳!越发没规矩了!”
“嘿!我是你姑姑!问问怎么了?”墨玉琳叉腰,理直气壮,“长嫂如母,长兄如父是不假,但我这个做姑姑的,关心一下侄儿的终身大事,天经地义!”
墨云柔看着大哥吃瘪的样子,笑得肩膀直抖,也细声细气地加入“战局”:“大哥,你就说说嘛。我们也好奇,未来嫂嫂会是个什么样的人。总不能真像你说的,要如母亲一般吧?这世上,像母亲这般好的女子,可不多见呢。”
这话更是戳到了墨云辰的心事,他脸上那点强装的镇定彻底维持不住了,露出一丝罕见的窘迫。他站起身,想走:“我还有书稿要整理……”
“别呀!”墨玉琳眼疾手快地拉住他的袖子,“书稿什么时候都能整理!快坐下!今日不说出个一二三来,就不许走!”
“对,不许走!”墨云柔也笑着帮腔,递上一块桂花糕,“大哥,吃块点心,慢慢想。”
墨云辰被两个丫头一左一右“挟持”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看着她们亮晶晶、充满八卦渴望的眼睛,只觉得比面对朝堂上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员还要头疼。
“我……我并无具体要求。”他试图含糊过去。
“不行!太敷衍了!”墨玉琳不依不饶,“总得有个大概吧?比如……喜欢吃什么?爱看什么书?或者,笑起来有没有酒窝?”
墨云辰被逼得无法,叹了口气,重新坐下,目光望向亭外开得正盛的秋海棠,语气带着几分他自己也未察觉的茫然:“并非要如母亲一般……只是,至少……要能说得上话吧。”
“说得上话?”墨玉琳和墨云柔对视一眼,这要求……听起来简单,细想却似乎又不简单。
“嗯。”墨云辰微微颔首,“不止是家长里短,或许……能谈谈诗词,论论时政,哪怕说说市井趣闻也好。要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要能理解我所行之事,即便不能并肩,至少……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不会因我忙于公务书稿而心生怨怼。”
他这番话说完,凉亭里安静了一瞬。
墨玉琳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若有所思。墨云柔则眼神亮亮地看着兄长,带着崇拜。
“原来大哥是想寻个知己。”墨云柔轻声总结。
墨云辰被妹妹点破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地别开脸,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
墨玉琳一拍手,恍然大悟:“我懂了!你不是在挑媳妇,你是在找同窗!要找能跟你一起念书论道的!”
这话说得直白又俏皮,墨云辰刚喝进去的茶差点又喷出来,无奈地看了自己这位口无遮拦的小姑姑一眼,却也没反驳。
“这么说来,那些只会绣花扑蝶、吟风弄月的千金小姐,确实不太适合咱们大哥。”墨玉琳摸着下巴,开始自动带入“筛选”模式,“永昌侯家的小姐好像只爱看话本子……吏部尚书家的倒是才女,但听说性子清高,等闲人都不搭理……安郡王府的三小姐嘛,绣工是好,但好像不怎么爱看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