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墨云锋的新练兵法在京营搞得风风火火之时,一封来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被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送信的是户部一位主事,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声音都提高了八度:“陛下!喜报!江南试点,‘大晟皇家钱庄’首季核算已出,大获成功!”
御书房内,不只有皇帝,还有几位阁臣以及刚刚因漕运之事备受青睐的墨云辰。众人闻言,皆是一怔,随即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奏报上。
“哦?仔细说说!”皇帝立刻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这“皇家钱庄”的构想,当初在朝堂上提出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那主事深吸一口气,语速飞快地禀报:“回陛下!根据江南三州十二县钱庄试点首季账目显示,共吸纳民间储金折合白银逾八百万两!发放低息商贷、工贷、农贷共计五百余万两!极大地便利了商贾周转、工坊扩张和农户青黄不接时的借贷!”
一位阁老捻着胡须,沉吟道:“吸纳储金虽多,但放贷如此之巨,风险可控否?若有坏账,如何是好?”
那主事显然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刘阁老所虑极是。钱庄放贷,并非盲目。有抵押之物者,方可借贷,且额度严格控制。更主要的是,钱庄利息远低于民间高利贷!以往民间印子钱,利息动辄三五成,甚至对本对利,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如今钱庄利息,商贷不过一分五,农贷更是低至八厘!此举,极大地遏制了民间高利贷的猖獗势头!”
他顿了顿,脸上放出光来:“而且,正因利息低廉,手续相对规范,商户们更愿意通过钱庄借贷扩大经营,工坊得以更新设备,农户得以购买良种耕牛。市面因此更加繁荣,交易量陡增!陛下,您猜怎么着?”
他卖了个关子,见皇帝眼神催促,才激动道:“仅是试点这三个州府,首季商税、市税同比便增加了三成有余!这还只是开始!若推行全国,国库岁入必将大增!”
“三成?!”几位阁老同时动容。国库增收,是摆在任何一位主政者面前最实在的功绩!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抚掌大笑:“好!好一个皇家钱庄!好一个利国利民!”
他看向站在一旁,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墨云辰,笑道:“墨爱卿,若朕没记错,这钱庄的诸多细则章程,乃至那‘存取汇兑’、‘低息放贷’、‘异地通兑’的新奇想法,多半是出自你家那位小妹之手吧?”
墨云辰躬身回道:“陛下圣明。舍妹云柔,自幼对数字经济理颇有兴趣,经营些小本生意后,更觉民间借贷之苦,商贸流通之难。此前蒙陛下垂询,她便斗胆将一些浅见呈上,幸得陛下与户部诸位大人完善,方有今日钱庄之试行。臣,代舍妹谢陛下信重!”
他这话说得漂亮,既点明了妹妹的功劳,又不居功,将功劳归于皇帝和朝廷。
皇帝心情极好,摆摆手:“诶,有功就是有功!不必过谦。朕还记得,当初有些人还反对,说什么‘与民争利’,‘有损朝廷体面’?现在看看,这是与民争利吗?这是惠民、利国!”
他拿起那份奏报,仔细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是满意:“存取有息,让百姓藏于家中的银钱活了起来;低息放贷,盘活了商贸,抑制了高利贷;异地通兑,方便了商旅,促进了货殖流通;更重要的是,国库因此增收!一举数得,善莫大焉!”
他看向户部尚书:“张爱卿,当初让你全力配合墨……呃,墨小姐推行此事,你还颇有顾虑,如今看来,如何?”
户部尚书老脸一红,连忙道:“老臣愚钝,不及陛下高瞻远瞩,亦不及墨小姐心思奇巧。此钱庄之法,确是开创之举,老臣心服口服!”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沉吟片刻,朗声道:“传朕旨意!‘大晟皇家钱庄’试点成功,利国利民,着户部即刻总结经验,完善章程,于明年开始,逐步向全国各主要州府推广!所需人手、银钱,朝廷鼎力支持!”
“臣等遵旨!”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再次飞向战王府。这一次,带来的震动甚至超过了前两次。
没办法,墨云辰再能干,墨云锋再勇武,那都是在人们认知范围内的“正道”。可这开钱庄……还是皇家钱庄,由一个未出阁的女子主导设计,并且真的成功了,为国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这简直颠覆了许多人的想象!
战王府内,墨云柔正对着一本厚厚的账册核算自己工坊的收支,听到丫鬟气喘吁吁跑来报喜,她只是抬起头,恬静地笑了笑,轻声说了句:“知道了。”便又低下头去,仿佛那轰动朝野的成功,还不如眼前账本上的一个数字重要。
晚膳时分,气氛格外热烈。
墨玉琳围着墨云柔,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云柔!你也太厉害了吧!现在满京城都在说你的钱庄呢!说你是女财神,点石成金!连陛下都金口夸赞!”
墨云锋与有荣焉,拍着桌子:“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妹妹!我早就说云柔脑子好使,比我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