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你给前线将士御寒的东西?!”他声音如同冰雪般寒冷,“他们在这苦寒之地,用性命守护国门,你就是这么对待他们的?!立刻给本督全部更换!若再敢有丝毫克扣,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那官员吓得面如土色,连滚爬爬地去操办。此事迅速传遍全军,将士们闻之,无不感佩动容。这位年轻都督,是真心把他们当人看,当兄弟待!
与此同时,墨云锋以其敏锐的战场嗅觉,调整防御部署。他不再被动地固守城池,而是派出大量精干的小股骑兵,如同灵活的触角,延伸至边境之外,侦查敌情,反向骚扰,将战场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他整合各部,强化训练,尤其注重骑兵的机动性与协同作战。
他治军极严,令行禁止,对违犯军纪者,无论身份,一律严惩不贷。但他又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有功必赏,从不吝啬。短短时间内,北境边军的风气为之一振,士气高昂。
境外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很快便发现,对面周军的防线变得如同铜墙铁壁,无懈可击。偶尔试探性的进攻,不仅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遭到迅捷而凶狠的反击,损失折将。那位新来的周军主帅,用兵如鬼魅,狠辣果决,让他们想起了多年前被那位“战王”墨骁珩支配的恐惧。
“这墨云锋,不愧是他老子的种!”部落首领们聚在一起,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北境,在这位少年都督的坐镇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甚至比以往更加稳固。他就像一颗深深楔入国门的磐石,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消息传回京城,龙心大悦。朝野上下,再无一人质疑皇帝当初的任命。
战王府内,接到边关安稳、次子威望日隆的家书,虞怀瑾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与墨骁珩相视而笑。
文有阁老,武有都督。
战王府这艘巨轮,不仅顺利传承,更在新一代的掌舵下,向着更深远、更稳固的未来,破浪前行。墨云锋用他的行动证明,他不仅是父亲的儿子,更是大周朝赖以镇守国门的,万民仰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