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宇从时空通道出来时,脚底还带着穿越后的轻微眩晕,像是刚从颠簸的船上下来。通道出口藏在城郊公园的假山后面,外面天已经蒙蒙亮,晨练的老人提着鸟笼从旁边走过,收音机里放着本地戏曲,叽叽喳喳的唱腔和鸟叫混在一起,倒让他生出几分 “重回现实” 的恍惚 —— 刚才在咖啡馆的对峙、时间猎人的警报、未来自己的幻影,像一场混乱的梦,只有口袋里发烫的怀表和手里的屏蔽器,提醒他那些都是真的。
“先去我安排的安全屋待两天,等风头过了再回家。” 李老跟在他身后出来,顺手把通道入口的伪装石推回原位,“你爸妈那边我已经确认过了,时间猎人没找上门,只是例行监视,我让人盯着了。”
陈铭宇点点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怀表外壳 —— 刚才通道关闭前,他分明看到怀表指针定格在 “10:17”,而现在手机显示的时间是 “5:42”,这又是一次微小的时空错位。他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写的 “时空锚点会引发局部时间紊乱”,心里冒出个念头:或许祖父早就知道这些通道的存在?
“李老,” 他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李老,“我想回趟老家。”
李老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你想找你祖父的线索?”
“嗯。” 陈铭宇攥紧了拳头,“日记里提到他在老家有个书房,还有未完成的实验记录。现在时间猎人要搞‘时空重置’,联盟又有秘密,我必须知道祖父当年到底发现了什么 —— 说不定他的研究能帮我们。”
李老沉默了几秒,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铜钥匙,上面还挂着个生锈的小铃铛:“这是你祖父老家书房的钥匙,他去世后我一直替他保管着。老家在临县的陈家村,房子是老砖房,书房在二楼最里面,注意别惊动邻居。”
陈铭宇接过钥匙,铃铛轻轻晃了一下,发出细碎的声响,莫名让他想起小时候在祖父怀里听故事的场景 —— 那时候祖父也总拿着一把类似的铜钥匙,打开书桌抽屉给她拿糖吃。他鼻子一酸,把钥匙紧紧攥在手里:“谢谢李老。”
“注意安全,我会安排人在村口接应你。” 李老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果遇到时间猎人,别硬拼,用屏蔽器发出求救信号,我会立刻赶过去。”
当天下午,陈铭宇坐长途汽车到了临县。陈家村在县城边缘,是个保留着不少老房子的村落,村口的老槐树已经有上百年树龄,枝繁叶茂的树冠遮住了大半个村口。接应他的人是个穿蓝色外套的中年男人,自称 “老周”,是当地的守护者联络员,手里推着一辆装满蔬菜的三轮车,看起来和普通村民没两样。
“跟我来,没人会注意。” 老周把陈铭宇让到三轮车旁边,递给他一个竹筐,“假装帮我看车,咱们慢慢走。”
两人沿着村口的水泥路往里走,两旁的老房子大多关着门,偶尔有几只鸡在路边踱步。陈铭宇的目光落在一栋青砖黛瓦的老房子上 —— 那是祖父的家,墙头上长着几丛杂草,木门上的铜环已经氧化发黑,门楣上还挂着褪色的 “光荣之家” 牌匾,是祖父当年在变电站工作时得的。
“就是这儿了,我在外面守着。” 老周把三轮车停在门口的老榆树下,“里面好久没人住了,灰尘多,小心点。”
陈铭宇点点头,掏出铜钥匙插进锁孔 —— 钥匙转动时发出 “咔嗒” 一声轻响,像是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时光。推开门,一股混合着灰尘、旧木头和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漂浮的尘埃清晰可见。
一楼是客厅和厨房,靠墙的八仙桌上还摆着祖父当年用的搪瓷杯,杯身上印着 “安全生产” 的字样,杯口已经有些变形。陈铭宇走上二楼,楼梯的木板发出 “吱呀” 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在叩击记忆的门。二楼有两个房间,左边是祖父的卧室,右边就是书房。
他用铜钥匙打开书房门,里面比想象中整洁 —— 书桌上摆着一盏老式台灯,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一排排书籍,大多是物理学和电力工程相关的,还有几本泛黄的笔记本。陈铭宇走到书桌前,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指尖触到冰凉的木质桌面,突然看到桌角有个细微的刻痕 —— 是他小时候用小刀刻的 “宇” 字,那时候他总跟着祖父来书房写作业,祖父就在旁边看书。
“祖父,我来了。” 他轻声说,像是在和空气对话,“我想知道你当年到底做了什么。”
他开始翻找书架上的书籍,大多是普通的专业书,直到他摸到书架最上层的一个木盒 —— 盒子是紫檀木的,上面雕刻着复杂的花纹,看起来很精致。他把木盒拿下来,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着几本装订整齐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 “实验记录”,字迹是祖父的。
陈铭宇坐在书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本笔记本 —— 里面记录的是祖父年轻时在变电站的工作日常,比如 “3 月 15 日,变电站三号机组电压异常,排查后发现是线路老化”“5 月 20 日,暴雨导致变电站进水,连夜抢修”,和普通的工作记录没两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