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点跟别的不一样——不“活”,像睡死的火山,里头裹着能压垮人的能量,偏又静得像死了,连“背景噪音”都被它压得沉了几分,连工作站的风扇声都低了个调。
“这是…”林晓的瞳孔猛地缩成针尖,后脊窜起一股冷。从那几个暗金光点上,他摸到股比东京那个“收割者”更老、更沉的气息——像挖开冻土翻出的万年棺材,裹着原初的冷意。是地球深处埋着的、最古老的“创世遗物”?
没等他们细琢磨,会议室的门“笃笃笃”响了——三下,不轻不重,刚好卡着时间点。
林晓深吸一口气,冲刘洋使了个眼色。刘洋立马按掉投影仪,屏幕“唰”地黑下去,只把那套“理论资料”摊在桌中央,摆得整整齐齐。林晓拍了拍陈默发僵的背,声音压得低:“去隔壁休息室歇着,不管听见啥都别出来。”
等陈默扶着墙走了,他冲王硕、苏清雪、叶依云点了下头——王硕往门口挪了挪,苏清雪把文件拢了拢,叶依云攥紧了手机——才伸手拉开门。
顾漫书头一个走进来,还是一身利落的深色职业装,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嗒嗒”响,每一步都踩得稳。身后跟着两个穿深色夹克的年轻男人,肩宽背直,步子迈得齐,站在顾漫书身后没吭声——腰板挺得像杆枪,眼神扫过来时带着股生人勿近的利,一看就是护卫,说不定还懂技术。
“林晓先生,又见面了。”顾漫书的目光跟探照灯似的扫过会议室——刚关的投影仪还留着点余温,工作站屏幕黑着,林晓额角的汗没干,连桌上的资料都透着“刚忙完”的乱。她微微颔首,话里有话:“看来你们刚结束一场高强度的‘技术讨论’。”
简单寒暄两句,双方在会议桌两边坐下。顾漫书没绕半分弯子,直奔主题,指尖按着一个印着“绝密”的薄文件夹,推到林晓面前——没打开,封皮的字透着股压迫感。
“林先生,东京湾的扰动,加上国内近期多起来的异常报告,我们能确定,这不是孤立事件,是全球性的‘范式转移’——你可以这么理解。”她用了个中性学术词,避开了“超自然”“碎片”这些敏感词,“‘烛龙’的任务,就是搞懂这些事、评估风险,最后保住咱们这片土地的安全。”
她抬眼盯紧林晓,眼神里没绕弯子:“我们查到,星辰网络,或者说你个人,在‘识别、防御异常信息’上,有远超当前技术水平的本事。国家需要这个本事。”
林晓没碰那文件夹,迎上她的目光,声音稳得没晃:“顾女士,星辰网络是合法科技企业,搞技术创新的。合作的规矩得说清——我们要什么,能给什么,边界在哪儿?”
顾漫书早料到他会这么问,身子往前倾了倾,声音压得低,却带着千钧力:“资源共享,情报互通。在‘烛龙’框架下,你们的技术能拿到最高级的应用平台、最顶尖的设备支持。作为交换,你们的核心技术团队,要进‘烛龙’的技术顾问组,帮我们搭国家层面的‘新型防御体系’。”
她顿了顿,尾音绕了个弯,透着点不容拒绝:“放心,技术的民用、商用权,全归星辰网络。我们只管‘非商业’应用——比如…应对那些‘异常扰动’。还有,特定时候,需要你们去现场,做‘技术支持’。”
现场技术支持?林晓心里门儿清——就是去应对东京那种超自然冲突,去跟“守望者”的收割者硬碰硬。
机会和捆绑,明明白白摆着。拿官方的庇护、资源,就得扛风险、担责任,往更深的漩涡里扎。
林晓沉默了几秒,目光扫过身边的人——王硕攥着拳没吭声,苏清雪点头示意,叶依云眼神里全是信任。他抬眼,把桌上那套“防御模型”资料往旁边推了推,腾出块空。
“原则上,我同意合作。细节得一条条谈清楚。但签任何协议前,我要确认一件事——”
林晓身子往前倾了倾,声音压得低却掷地有声,盯着顾漫书的眼:
“顾女士,你们的档案里,对这些‘异常’、对地球上某些地方藏着的、老得没法理解的能量反应——比如青藏高原边上那个没动静的‘暗金光点’…‘烛龙’,或者你背后的力量,到底知道多少?”
这话一出口,顾漫书一直没表情的脸,第一次破了功——嘴角刚牵起的笑凝住,指尖无意识抠了下桌布边,眼神里闪过丝慌。她身后那两个男人,手“唰”地往腰后挪——那儿鼓着块硬邦邦的,是枪。两人的眼像刀似的钉在林晓身上,空气瞬间冻住,连呼吸都停了。
(第七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