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又切,轩辕原型车的测试视频跳了出来:零下30度的冰面上,车子飙到200公里/小时,刹车距离比现有顶级SUV短40%;碎石坡上,四个轮胎像长了眼,连颠簸都没带起多少;最后镜头怼近发动机舱,里面的超导模块泛着淡蓝微光。谁都明白,交通、能源、算力要被串成一条线,旧时代的产业格局,要被彻底掀翻了。
没有辩解,没有妥协,星辰只用一项项超时代的技术,砸得对手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至于‘反垄断’指控,”林晓的声音又响起来,带着点淡淡的嘲讽,“真正的垄断,是守着落后技术不让步,拦着人类文明往前走。‘星辰方舟’要做的,是打破这种垄断。今天起,我们成立‘未来生态联盟’,全球所有企业、科研机构,只要愿意投身深空探索和清洁能源,都能加入,共享我们的超导技术和空间能源数据。”
这话像釜底抽薪。围剿联盟的内部瞬间松了——是跟着M国对抗一个能造空间电站、做八倍算力芯片的巨人,还是赶紧转舵,挤进新时代的门?不少代表悄悄摸出手机,手指在加密通讯软件上飞快地敲。
日内瓦的听证会,最后草草收了场。M国副部长把掉在地上的演讲稿揉成一团塞进口袋,起身时差点撞到椅子,连句“散会”都没说;其他代表跟着起身,脸色铁青,没人再提技术公开和市场禁入。游戏规则,早被星辰用技术重新写了。
“星辰深空”指挥室里,压抑的欢呼终于炸了出来。苏清雪盯着股市界面,眼底泛起红:“星辰概念股涨了23%,之前做空我们的游资爆仓了三家!那些围剿的巨头股票跌了15%,还在往下掉!”叶依云蹦得老高,手里的笔甩飞了都没顾上捡:“晓哥太牛了!这才是真正的技术碾压!”
林晓却很平静。他关了全息投影,走到观测窗前,俯瞰着地球的夜色——地表的灯光像碎钻撒在黑丝绒上,可他的目光像穿透了那片璀璨,落在了柯伊伯带外那道沉默的环状造物上。地球的商业战落幕了,星辰的商业格局稳了,可这胜利没让他松口气,反而觉得肩头的担子更沉。
他转头,声音轻得像怕惊动什么:“星枢,‘边界守护者’的扫描,有新动静吗?”
【星枢】:扫描仍在持续,模式已调整。对地球的扫描精度提升327%,尤其关注您在冈仁波齐行动中逸散的微量‘幽能’与‘现实编织’波动。初步判定,其对我们的评估等级,已从‘低优先级观察对象’上调至‘中等风险分析目标’。
林晓的眼神骤然凝住。地球的纷扰刚平,深空的“考官”,已经盯上他这个“异常考生”了。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