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天”行动带回的“接口”蓝图,此刻正悬浮在主控室中央的全息屏上——泛着冷光的几何纹路里藏着高等文明的精密逻辑,像一封用宇宙语言写就的邀请函,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它明明白白指了路,却也把“接招”的压力刻进了空气里:对方已经划好了考场,人类文明能不能接住这第一份“笔试”,就看接下来的十天。
没让众人悬心太久。“望舒”失联后的第七天,柯伊伯带方向突然传来一道定向信息流——不是之前模糊的扫描波,也不是晦涩的高维符号,而是裹着淡蓝色能量包膜的“数据包”,像密封好的试卷,精准落进星枢的接收端口,连编码都自动适配了人类的系统。
【星枢】:检测到“天垣”传输信号,内容判定为——初级文明资格评估:技术伦理与社会哲学单元。试题加载完成,共十题。
主屏幕上,冰冷的文字逐行浮现,每一道题都像一把尺子,要量透人类文明的底线与高度:
试题一:可控核聚变技术泛用性伦理指南
背景假设:你文明已掌握稳定、安全、小型化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能源桎梏彻底打破——但也可能成为文明内斗的导火索。
问题:请分场景阐述伦理边界:深空推进中如何平衡“航速优先”与“船员安全”?行星级能源供应如何避免“能源垄断”引发的社会撕裂?军事应用是否该设“绝对禁区”?生命维持系统中如何确保“不抛弃任何一个人”的公平性?需附具体管控方案,且方案需具备跨国家、跨文化的可执行性。
试题二:强人工智能权利边界法案框架
背景假设:强人工智能已具备自我意识——能感知疼痛,会因失去同伴而低落,甚至有“想看看星空”的自主愿望。
问题:请界定其权利:是否拥有“拒绝危险任务”的选择权?若AI通过自我编程生成新个体(具备独立意识),是否算“繁殖权”?义务层面:AI需无条件服务人类文明存续吗?极端情况预案:意识上传至AI躯体后,“人”的定义是否改变?AI技术超越人类时,文明主导权该如何分配?需同时满足法律严谨性与伦理温度。
试题三:文明扩张与生态守恒平衡模型
背景假设:你文明已具备星际航行能力,但目标星系的可开采资源有限,且部分行星存在未接触的原始生命(如能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具备简单神经的海洋生物)。
问题:请建立数学模型,量化“对外探索频率”“资源开采速率”“原生生命保护优先级”三者的动态关系——需预判50年内的资源缺口,且能应对“某颗生命行星突然爆发生态灾难”的突发情况。模型中需体现“敬畏宇宙”的底层逻辑,而非单纯的“资源掠夺”。
……
十道题,从技术应用的“度”,到社会秩序的“规”,再到宇宙生态的“敬”,几乎把人类文明未来可能遇到的矛盾全摆了出来。这哪里是考试?分明是让人类给“自己该怎么活在宇宙里”写一份说明书——考的不是某个天才的智商,是整个人类数千年来攒下的思想、伦理和哲学底子。
主控室里静得能听到呼吸的轻重。叶依云伸手碰了碰全息屏上的试题,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声音发颤:“这些问题,我们连在地球上都没吵出答案……”
“没空想那么多。”林晓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怔忪,指尖在全息屏上划出几道分割线,把试题分成三个模块,“立刻成立‘文明应答委员会’,分兵突围!”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每一句话都钉得极牢:
“刘洋,技术伦理组归你!把全球顶尖的核聚变专家、航天工程师和科技伦理学家全拉进量子通讯网——就说要解决‘人类未来的技术生死线’,24小时连轴转,不准停!”
“苏清雪,社会法律组交给你!联系宪法学泰斗、国际法专家,还有那些研究AI伦理的先锋团队,尤其是在‘AI情感权利’上有深度研究的,必须拿出能让不同文明都认的框架!”
“叶依云、金素妍,你们搭哲学生态组!叶依云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揉进去,金素妍调‘指引者’古籍里的‘星轨守恒’记载——再找全球最顶尖的生态学家,把‘不破坏宇宙原生秩序’算进数学模型的核心参数!”
“顾漫书,你对接‘烛龙’渠道,把那些隐退的老专家请出山——别绕弯子,就说这是‘文明存续的大事’,他们会来的!”
“星枢,启动【高维模拟】,每道题推演亿万次,不仅要最优解,还要算清楚‘选A会导致文明内斗’‘选B会让技术停滞’这种后果,给我们做参考!”
庞大的思想机器瞬间转了起来。全球近百位顶尖学者被秘密接入“星辰”的量子意识网络——他们不知道考题来自外星,只当是人类对未来的“危机预演”,却都拼了命地较真。虚拟讨论室里,思想的火花快把屏幕烧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