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林晓在知乎专栏更新了《基层人才培养:别只教技术,要教 “懂农村人”》,文中分享了实战考核机制的细节,还附了小吴陪老人聊天、学员学习老院长笔记的照片。文末她写道:“有人问,基金学员懂技术却不会跟老人说话,是没教人文关怀,还是学员不重视?我觉得是培养方向偏了。场景考核让他们学会‘怎么说’,长期跟踪让他们记住‘要用心’,精神融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帮人’。基层健康人才培养,从来不是‘先教技术,再教共情’,是‘共情和技术一起教’—— 因为老院长告诉我们,帮农村人,既要会用机器,更要会暖人心。”
专栏下面,有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村医留言:“我们村也来了基金学员,现在他们不仅会修设备,还常陪老人聊天,老人都很喜欢。希望这样的培养机制能一直搞下去,让更多基层工作者有技术、有温度!”
林晓看着留言,想起老院长的笑容,想起学员们温暖的举动,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实战考核” 机制只是老院长精神传承的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细化的方法,但只要守住 “教技术更教做人” 的初心,就一定能让更多基层健康工作者,带着老院长的温度,走进农村、走进老人心里,让 “懂技术、有温度” 的传承,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