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击训练上,宋兴华更是下足了功夫。他让战士们练习呼吸控制、心跳调节,教他们如何计算风速、湿度对弹道的影响。600 米的距离,普通步枪已经很难保证精度,但在宋兴华的指导下,神枪手班的战士们进步神速。
“王二柱,射击!”
王二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手指轻轻扣动扳机。“砰” 的一声,600 米外的靶心被精准命中。
“十环!” 观察手大声报告。
“好!” 宋兴华点点头,“800 米,试试!”
王二柱调整标尺,再次瞄准。这一次,他花了更长的时间。“砰!” 子弹呼啸而去,800 米外的靶子晃动了一下。
“八环!”
宋兴华笑了:“不错!800 米,八环,已经超过很多老兵了!继续努力!”
在宋兴华的严格训练下,神枪手班的整体水平突飞猛进。600 米距离上,人人都能枪枪十环;800 米距离,也能保证在八环以内。这在当时,绝对是顶尖水平。
训练的间隙,宋兴华也没闲着。他骑着从花田镇缴获的那匹战马,几乎跑遍了辽县境内的大小据点。粟城、芹泉、拐儿镇…… 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观察,把据点的兵力部署、武器配备、防御工事摸得一清二楚。
“系统,扫描粟城据点。” 宋兴华站在远处的山头上,在心里默念。
【系统扫描中……】
【粟城据点:日军一个小队(约 50 人),伪军一个中队(约 120 人)。】
【武器配备:九二式重机枪 1 挺,歪把子轻机枪 3 挺,掷弹筒 2 具,三八式步枪若干。】
【防御工事:中心炮楼 1 座(砖木结构,高 12 米),外围碉堡 4 座(砖石结构),铁丝网、鹿砦各一道。】
【综合评估:防御中等,易攻难守,预计可提取军功值 ......点。】
宋兴华点点头,粟城据点规模不大,防御也一般,确实是块不错的 “肥肉”。但他现在的目标,是芹泉镇。
他又来到芹泉镇外围,这里的据点比粟城要大得多。中心是一座高大的炮楼,用青砖砌成,看起来异常坚固。外围有六道碉堡,呈环形分布,相互之间可以形成火力支援。
“系统,扫描芹泉镇据点。”
【系统扫描中……】
【芹泉镇据点:日军一个加强小队(约 70 人),伪军一个连(约 120 人)。】
【武器配备:九二式重机枪 2 挺,歪把子轻机枪 6 挺,掷弹筒 4 具,三八式步枪若干。】
【防御工事:中心炮楼 1 座(砖混结构,高 15 米,壁厚 1.2 米),外围碉堡 6 座(砖木结构),护城河一道(宽 3 米,深 2 米),铁丝网、鹿砦各两道。】
【综合评估:防御较强,攻坚难度中等,预计可提取军功值 ......点。】
“果然有步兵炮,” 宋兴华眼神一凛,“不过,砖混结构的炮楼,百禄式战防炮应该能啃得动。”
拐儿镇的据点相对较小,但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辽县和邻县的交通要道。宋兴华也做了详细侦察,把数据一一记在心里。在他看来,这些据点不仅仅是日军的驻点,更是一座座等待他去开采的 “军功值宝库”。
回到小柳乡,宋兴华立刻召集干部们开会,商议攻打芹泉镇据点的计划。
“芹泉镇是日军在辽县东南部的重要据点,打掉它,不仅能缴获大批物资,还能切断日军的运输线,极大地鼓舞周边百姓的抗日热情。” 宋兴华指着墙上的简易地图,对众人说。
“连长,芹泉镇的炮楼是砖混的,咱们的战防炮能行吗?” 林桓有些担心。
“没问题,” 宋兴华胸有成竹,“百禄式战防炮的穿深虽然不如专门的反坦克炮,但对付这种砖混结构的炮楼,足够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计划是,由周大龙的战防炮班负责摧毁中心炮楼和外围碉堡;张铁柱的火力排提供火力支援,压制敌人的重机枪和步兵炮;四个步兵排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正面强攻,吸引敌人注意力,另一组从侧翼突袭,突破防线后迅速向中心穿插;神枪手班负责打掉敌人的机枪手和指挥官。”
“另外,我已经和辽县县大队联系好了,” 宋兴华补充道,“他们会在战斗打响后,负责破坏县城通往芹泉镇的道路,拖延日军援军的速度,给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
计划周密,分工明确,众人都没什么意见。接下来,就是战前最后的准备,尤其是战防炮班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
河滩上,两门百禄式战防炮架设完毕,炮口直指远处的靶标 —— 那是用泥土和砖石堆起来的,模拟芹泉镇中心炮楼的靶墙。
宋兴华亲自指挥战防炮班训练。他蹲在炮身旁边,手里拿着纸笔,仔细计算着射击诸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