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138章 扶桑反抗军扩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久后,信号弹升起。王二柱和程排长带着部队气喘吁吁地赶来,再次被兵不血刃、缴获堆满地的景象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看向宋兴华的眼神,除了以往的尊敬,更多了几分深不可测的敬畏。团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已经超出了他们对战争的理解。

战士们再次忙碌起来,清点、装车。阳光占据点原有的粮食、枪械、马匹,连同宋兴华“变”出来的油料,以及部分愿意当场投降的伪军(约五十多人),都被迅速搬上卡车。车队变得愈发庞大和臃肿。

当车队再次启程,踏上返回小柳乡的路时,天光已经大亮。霞光映照在满载而归的车队上,映照在战士们虽然疲惫却兴奋的脸上,更映照在扶桑反抗军那无比虔诚和狂热的眼眸中。

车队浩浩荡荡回到小柳乡根据地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此大量的缴获、俘虏,尤其是还有几十匹战马和大量油料,让根据地的军民们欢欣鼓舞。副团长赵勇带着留守的干部们急忙出来接应,安排卸车、安置俘虏、清点物资。

宋兴华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将后续工作丢给了赵勇和陈大海等人。他特别嘱咐冈田,抓紧时间对那总计八十四名日军俘虏进行“教育转化”。

冈田领命,带着他那四十一名因为经历了两次“神迹”而信念愈发坚定的狂信徒,押解着那八十四名茫然无措、惊魂未定的日军俘虏,来到了专门划出的一个偏僻营地。

转化工作立刻开始。第一步是隔离和剥夺。所有日军俘虏被剥去了原有的军装,换上了破旧的杂色衣服,消除了他们身上的旧标识和尊严感。他们被分成几个小组,由全副武装、眼神冷冽的反抗军成员看管。

接着是持续不断的思想灌输。冈田亲自上阵,其他反抗军成员轮番发言。他们并不急于殴打辱骂,而是首先尖锐地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揭露其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和日本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你们以为自己在为天皇尽忠?在为帝国开疆拓土?愚蠢!”冈田的声音严厉而充满穿透力,“你们只是那些财阀、军阀的棋子!是他们用来掠夺财富、满足野心的工具!你们想想,你们在国内的亲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前线的炮灰又是谁?得到好处的是你们吗?”

“看看你们身边!有多少同胞死在了异国他乡?他们的死换来了什么?换来了更多的仇恨和反抗!日本正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走向毁灭!而你们,就是这条毁灭之路上的帮凶!”

这些话语,像锤子一样敲打着俘虏们固有的思想。有些人下意识地反驳,叫嚷着“天皇陛下万岁”、“圣战”之类的口号,立刻会遭到反抗军成员严厉的呵斥和孤立,有时也会伴随着几记狠狠的枪托或耳光,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制和鄙视。

随后,反抗军们开始描绘“解放日本”的蓝图,并隆重地请出了他们的“神明”——虽然冈田严令禁止使用这个词,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宋兴华近乎神化的推崇。

“而我们,是幸运的!我们遇到了指引者,遇到了能够带领我们走出黑暗,真正拯救日本的人!”冈田的声音变得激昂而充满虔诚,“宋兴华团长,他拥有着你们无法想象的力量和智慧!他才是真正为了东亚和平,为了所有被压迫民族解放而战的伟人!追随他,不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赎罪,为了给日本找到一个真正光明的未来!”

他们开始讲述“神迹”——当然,隐去了具体细节,只强调宋兴华如何不可思议地攻陷据点,如何提供他们武器和物资。这种模糊而强大的描述,配合反抗军们发自内心的狂热信仰,对那些心智已经开始动摇的俘虏产生了奇效。恐惧、好奇、对强者的崇拜、以及对自身命运的迷茫,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是“诉苦大会”和“阶级分析”。反抗军成员引导俘虏们回忆自己在国内遭受的压迫、在军队里受到的非人待遇、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他们刻意将普通的日本士兵与上层军官、军阀财阀区分开来,强调他们也是“受害者”,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摆脱受害者的身份,成为新世界的建设者。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大多数俘虏表现出沉默、观望、或者表面的顺从。但也有少数死硬分子,始终恶语相向,顽固不化。

进行了三天后,冈田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来到团部,向宋兴华汇报进展。

“团长阁下,大部分人的思想已经开始动摇,但有几个人,态度极其顽固,屡教不改,甚至暗中煽动他人。”冈田恭敬地说,“我们无法确定他们是真心抗拒,还是假装顺从以待时机。您……您是否有办法能看穿他们的内心?”冈田小心翼翼地提出请求,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祈求神明给予启示。

宋兴华心中一动,系统虽然没有读心术功能,但全景地图的标识似乎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情绪状态?极度敌对和仇恨的红色,与中立或浅黄色的顺从,应该有所不同。他点点头:“带我去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